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关于悟空佛的诗句(形容一个人突然醒悟的诗句)

关于悟空佛的诗句(形容一个人突然醒悟的诗句)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23    点击:  348 次

关于悟空佛的诗句

网上有关“关于悟空佛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形容一个人突然醒悟的诗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关于悟空的诗句

关于悟空的诗句 1. 关于孙悟空的诗句

郭沫若 《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赖有睛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2. 写孙悟空的诗词

1.《悟空》

月溅星河 长路漫漫

风烟残尽 独影阑珊

谁叫我身手不凡

谁让我爱恨两难

到后来 刚肠寸断

幻世当空 恩怨休怀

舍悟离迷 六尘不改

且怒且悲且狂哉

是人是鬼是妖怪

不过是心有魔债

叫一声佛祖 回头无岸

跪一人为师 生死无关

善恶浮世世真假界

尘缘散去不分明

难断

我要这铁棒有何用

我有这变化又如何

还是不安还是氏惆

金箍当头 欲说还休

我要这铁棒醉舞魔

我有这变化乱迷浊

踏碎凌霄 放肆桀骜

世恶道险 终究难逃

这一棒

叫你灰飞烟灭

2.天生灵蕴,尊苍穹不拜仙佛。

地养灵躯,叩莽荒难礼鬼神。

倘此天非天,将那圣庭独占俯瞰凡尘,

不若翻了这天。

如此地非地,把这轮回执掌玩弄世人,

干脆覆了这地。

今朝西游,诸天神佛拦路又如何,

身灭狂骄不减。

来生归来,四洲生灵共庆战神尊,

还此世一清明。

3. 关于孙悟空的诗

握发长空古镇穹, 掀髯大陆静闻钟。

百变金箍威长在, 驾云将军志自雄。 现代诗 孙悟空 一只家喻户晓的猴子 当然得有些神奇的来历 父亲是天 母亲是地 这样才能藐视父权和君权 即使是玉帝 也孩子是一个垂垂老儿 也该下来歇歇了 今年到我 坐个样子给大家看看 美丽动人的天庭 组装着多少神秘的秩序 一只搞笑的猴子 因为一些搞笑的话题 将墙柱晃动 将屋瓦掀翻 将一些美酒和仙桃 奖给了花果山的猴群 一只神秘的猴子 用正义维系着伟大的事业 竖一下尾巴 竖一下旗帜 一个美猴王的宝座 不亚于任何一把交椅 3。

孙悟空 懒折将军乱暮空, 空留士卒静闻钟。 笼鹅水与皆神算, 相马山将是圣功。

未有旁人长恨见, 惟将短发却难逢。 相知野鹤琉璃冷, 有隙山精玳瑁红。

4. 形容孙悟空的诗句

1.《 沁园春》(陈人杰) 禁鼓蓬蓬,忙杀公侯,穴城影中。

正花前豪士,宿酲未解,松间逋客,清梦才浓。龙尾危机,犀围长物,何必飞书交子公。

人间世,只闲之一字,受用无穷。主人窗户玲珑。

悟富贵荣华回首空。向竹梧侧畔,聚先秦录,兰荪里许,吟晚唐风。

琴外鸿归,棋边鹭静,天把一丘荣此翁。孙刘辈,枉百年争战,一昧雌雄。

2.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毛泽东)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3. 《西游记》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枫叶满山红,黄花耐晚风,老蝉吟渐懒,愁蟋思无穷。荷破青绔扇,橙香金弹丛,可怜数行雁,点点远排空。

4. 《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郭沫若)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5. 《无题》(郭沫若) 赖有睛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6. 《西游记》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5. 描写孙悟空的诗词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郭沫若 《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赖有睛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6. 描写悟空的句子

美猴王一见,倒身下拜,磕头不计其数,口中只道:“师父!师父!我弟子志心朝礼!志心朝礼!”祖师道:“你是那方人氏?且说个乡贯姓名明白,再拜。”猴王道:“弟子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祖师喝令:“赶出去!他本是个撒诈捣虚之徒,那里修甚么道果!”猴王慌忙磕头不住道:“弟子是老实之言,决无虚诈。”祖师道:“你既老实,怎么说东胜神洲?那去处到我这里,隔两重大海,一座南赡部洲,如何就得到此?”猴王叩头道:“弟子飘洋过海,登界游方,有十数个年头,方才访到此处。”

悟空撩衣上前,摸了一把,乃是一根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馀长。他尽力两手挝过道:“忒粗忒长些!再短细些方可用。”说毕,那宝贝就短了几尺,细了一围。悟空又颠一颠道:“再细些更好!”那宝贝真个又细了几分。悟空十分欢喜,拿出海藏看时,原来两头是两个金箍,中间乃一段乌铁;紧挨箍有镌成的一行字,唤做“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心中暗喜道:“想必这宝贝如人意!”一边走,一边心思口念,手颠着道:“再短细些更妙!”拿出外面,只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

话表齐天大圣到底是个妖猴,更不知官衔品从,也不较俸禄高低,但只注名便了。那齐天府下二司仙吏,早晚扶侍,只知日食三餐,夜眠一榻,无事牵萦,自由自在。闲时节会友游宫,交朋结义。见三清,称个“老”字;逢四帝,道个“陛下”。与那九曜星、五方将、二十八宿、四大天王、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汉群神,俱只以弟兄相待,彼此称呼。今日东游,明日西荡,云去云来,行踪不定。

三藏只得依从,牵马下山。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这长老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藤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额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馀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挪。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那猴才跳下崖,撞入洞里,脱了妖衣,整一整锦直裰,束一束虎皮裙,执了铁棒,径出门来。慌得那群猴拦住道:“大圣爷爷,你往那里去?带挈我们耍子几年也好。”行者道:“小的们,你说那里话!我保唐僧的这桩事,天上地下,都晓得孙悟空是唐僧的徒弟。他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教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如今只因这件事,你们却都要仔细看守家业,依时插柳栽松,毋得废坠。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功成之后,仍回来与你们共乐天真。”众猴各各领命。

形容一个人突然醒悟的诗句

1.有关悟道的古诗词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

2.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神秀示法诗)

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

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

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侍郞来。

(安分庵主开悟诗)

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

2.有哪些有关“悟道”的古诗词

有关“悟道”的古诗词: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____惠能《菩提偈》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___苏麟《断句》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____罗隐《蜂》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3.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14.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悟道的古诗词

1、悟道[宋] 余芑舒何人解管身中事,今我才知学有源。

养得心源身事毕,春花秋月共忘言。2、鄂渚悟道歌[唐] 吕岩纵横天际为闲客,时遇季秋重阳节。

阴云一布遍长空,膏泽连绵滋万物。因雨泥滑门不出,忽闻邻舍语丹术。

试问邻公可相传,一言许肯更无难。数篇奇怪文入手,一夜挑灯读不了。

晓来日早才看毕,不觉自醉如恍惚。恍惚之中见有物,状如日轮明突屼。

自言便是丹砂精,宜向鼎中烹凡质。凡质本来不化真,化真须得真中物。

不用铅,不用汞,还丹须向炉中种。玄中之玄号真铅,及至用铅还不用。

或名龙,或名虎,或号婴儿并姹女。丹砂一粒名千般,一中有一为丹母。

火莫燃,水莫冻,修之炼之须珍重。直待虎啸折颠峰,骊龙夺得玄珠弄。

龙吞玄宝忽升飞,飞龙被我捉来骑。一翥上朝归碧落,碧落广阔无东西。

无晓无夜无年月,无寒无暑无四时。自从修到无为地,始觉奇之又怪之。

3、悟道诗[宋] 某尼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4、悟道吟(二首)[明] 朱有炖(一)慈悲为雨法为航,心是莲华性是香。静里工夫些子力,闲中议论许多长。

提携一气通金界,颠倒三车运玉浆。笑把明珠闲玩弄,眉间万丈白毫光。

(二)自从悟得真如理,今古空谈善有因。撒手往来还是我,点头问讯属何人。

安闲常乐胜中胜,自在频观身外身。大笑西来缘底事,等闲识破便休论。

5、示智悟道人[宋] 释咸杰智悟悟自心,不在一切处。回首时观瞻,便是佛国士。

4.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唐代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

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

但能心静即身凉。

白居易的避暑的方法颇有俗趣,又带些哲思。所谓心静自然凉,相比于暑天他人的种种不适,香山居士要淡定许多,也充满了创意。不过也有缺点,就是境界要求太高,非常人所能及。

《悟道诗》

宋代杨妙锡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全诗描述了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

《弘一法师临终偈语》

民国李叔同(弘一)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弘一大师乃文艺天才,歌曲传唱天下。出家后,不作世俗文字,口不离佛,笔不离教。这二首临终偈语,实为四言绝句。两首各不同韵,各有所指。前首乃述君子之交,后首乃述自己的感想。不执著生死,一切圆融,乐观示寂,大彻大悟。

5.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唐代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 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 但能心静即身凉。 白居易的避暑的方法颇有俗趣,又带些哲思。

所谓心静自然凉,相比于暑天他人的种种不适,香山居士要淡定许多,也充满了创意。不过也有缺点,就是境界要求太高,非常人所能及。

《悟道诗》 宋代杨妙锡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全诗描述了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

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 《弘一法师临终偈语》 民国李叔同(弘一)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弘一大师乃文艺天才,歌曲传唱天下。出家后,不作世俗文字,口不离佛,笔不离教。

这二首临终偈语,实为四言绝句。两首各不同韵,各有所指。

前首乃述君子之交,后首乃述自己的感想。不执著生死,一切圆融,乐观示寂,大彻大悟。

6.悟禅的诗句有哪些

神秀示法证悟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示法证悟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灵云志勤开悟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岩上桃华开,花从何处来?

灵云婵一见,回首舞三台.

何山守旬开悟诗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关于开悟的诗句

1. 关于醒悟的诗句

关于醒悟的诗句 1. 关于“醒悟"方面的诗词

1、《喜迁莺·三春正美》

年代: 宋 作者: 史浩

三春正美。是霁景融和,韶华如绮。夹岸香红,登墙粉白,开遍故园桃李。画舸绣帘高卷,锦毂朱轩低倚。对此际,向池台好处,争倾绿蚁。醉里。须醒悟,些子芳菲,造物都谩你。一瞬光阴,霎时蜂蝶,还付落花流水。我有大丹九转,真个长春不死。待得了,把高歌清赏,随缘而已。

2、《晨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晨起览清镜,有叟鬓已皤,馘**类栀,面皱纹如靴。

熟视但惊叹,初不相谁何;久乃稍醒悟,举手自摩挲。

与汝周旋久,流年捷飞梭,生当老病死,求脱理则那?切勿强撑拄,据鞍效廉颇,惟须勤把酒,暂遣衰颜酡。

3、《步虚蕊珠七言》

年代: 宋 作者: 程公许

玄盖之天高崒嵂,自满天眼支一脉。

嶙刚四面森翠壁,中有瑶柱倚天立。

窈窈郁郁仙者宅,涵云蓄雾九锁隔。

石扉谁遣玉{上竹下氐}擘,通行岂虞虎豹搤。

云台散吏青在客,掉头三岛风烟窄。

南薰驾我来散策,晴天万里展笑色。

祖龙驱山山辟易,仙人抵住如刻划。

武皇情念膏火迫,宫坛经营竞奚益。

惟我章圣荐简壁,心与天同锦宝历。

高皇中天定都邑,脱屣大位驻清跸。

至今仙馆必奎画,跪拜缔眎涕沾臆。

大涤栖真转石室,幽岩邃窦杳莫测。

似闻句曲通咫尺,飚游何曾有辙迹。

天坛可望不可陟,翠箬闪们丹气溢。

我名何自标洞额,得非三生吒真籍。

一念之差甘堕谪,拊心静虑深咎责,

羽衣窥我惨不怿,为我洗琖酌琥珀。

沈沈古井龙嗜蛰,谁令怒吼卷飞帛。

夜凉健倒风雨急,醒悟乃是岩溜滴。

西瞻氛祲羌堛塞,玉华故栖归未得。

文举远游记夙昔,借一庵地袖隐帙。

百六行度运会厄,列真校录晓继夕。

恫悯含生沛德泽,罢征宽敛戢锋镝。

名山是处可栖逸,不材我自安社栎。

勋业振古名担揭日,邂逅要知非尔力。

蛮触扰扰鏖得失,岂容汩我室虚白。

流铃掷火九穹碧,泰初为邻寿无极。

4、《赠张高士》

年代: 宋 作者: 林昉

短发蓬蓬戴小冠,客来欢喜爱供看。

鹤孙夜养翎犹湿,童子南归语尚蛮。

击磬花边禽醒悟,持经窗下竹平安。

自言薄有耕桑地,无事干人不出山。

5、《颂证道歌·证道歌》

年代: 宋 作者: 释印肃

三乘五性皆醒悟,方知自有珍珠库。

临时分付与儿孙,不劳更倚他门户。

2. 形容顿悟的诗词

《西江月·顿悟轮回入道》

年代: 元 作者: 谭处端

顿悟轮回入道,时中锻炼绵绵。存存损损恁专专。要免将来流转。火灭莲开五叶,烟消玉结三田。欲超无上离人天。了取空虚古殿。

满庭芳·顿悟玄机》

年代: 元 作者: 高道宽

顿悟玄机,渐离尘境,双忘顿渐无为。修真大道,了见本希夷。戒律精持道德,做神仙、方外先知。凭心地,三千功满,八百行无亏。诸公休生退,勤劳谨务,慈俭明白,先人后己,忍让慈悲。割断俗缘最上,遇玄门、加志无移。神明佑,超拨七祖,同赴彩云归

《百字令 释宗》

年代: 元 作者: 王*

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

《颂证道歌·证道歌》

年代: 宋 作者: 释印肃

多劫曾为忍辱仙,未曾顿悟此心源。

遭人活剥如斯苦,学者当同救脑然。

3. 关于人生醒悟的句子

.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

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 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It's true that we have been leading a difficult life, for we need not only to be under various external pressures, but also to be in the face of internal perplexities.You would be affected by the warmth of life if someone gives you an understanding look during your bitter struggle.Even a mere glance would make you moved and inspired.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 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I wouldn't care success or failure, for I will only struggle ahead as long as I have been destined to the distance. I wouldn't care the difficulties around, for what I can leave on the earth is only their view of my back since I have been marching toward the horizontal.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Penitence is something that enervates our spirit, causing a greater loss than loss itself and making a bigger mistake than mistake itself, so never regret.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s with so much else, it's the little things that count. Just as a mis-spoken word or odd look can throw a couple into a weeks- long feud, small and seemingly insignificant gestures can help keep a relationship on track. A little gift, an off-hand compliment, a moment of physical contact can vastly strengthen a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psychologists Nathaniel Branden and Robert Sternberg, who have both researched and written about the challenge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se little displays of interest and affection can be more important than all the "active listening" and trust games in the world. Their research has suggested keys to keeping both partners content, satisfied, and happy with each other. 当一个人深陷于浪漫的爱情中,对许多小事都变得计较起来.例如,一个口误或一个鬼脸都能让一对情人战斗一周 之久,细小而看起来不重要的动作却有助于维持彼此的关系保持正常.一件小礼物,一句不加思索的赞美,一会儿身体 的接触,都可以大大地强化爱情. 根据心理学家Nathaniel Branden和Robert Sternberg的介绍,他们都是研究有关浪漫爱情中的挑战,并撰写相关 的文章.以下少少的兴致和感情的表露,(对于维持爱情,)会比一切的积极聆听和信任游戏更重要.他们的研究得出维 持两者彼此之间感觉愉快,满意和高兴的 个关键.Brief is life, but love is long. 生命虽短,爱却绵长。

Who travels for love finds a thousand miles not longer than one.。

4. 关于"醒悟"的名言和美文

在生活中学会思考,在爱情中学会选择,在事业上学会创新。

真正的痛苦没有人与你分担,你只能把它从一个肩膀换的另一个肩上。

聪明人有三个特点:一是劝别人的事自己去做,二是决不违背自然界的事,三是容忍

的弱点。

如果你想得到常人得不到的东西,那就要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

人的东西如果没有精神追求,其实脆弱得不堪一击。

看自己的成绩莫用放大镜,看别人的不足莫用显微镜。

有目的的等待是为了时机的到来,无目的的等待是懒惰的借口。

大脑的左右是耳朵,而它却左右我们的大脑。

悟性的诗句

1. 形容开悟的诗句

1.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示法诗)3.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神照本如开悟诗)4.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文偃诗)5.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分庵主开悟诗)6.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本寂诗)7.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灵云志勤开悟诗)8.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寒山吾心诗)14.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刘长卿送上人诗)15.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王梵志我有诗)16.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守安南台静坐诗)17.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悟新诗)18.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惠洪诗)19.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王楚志他人诗)20.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了元诗)21.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五祖演云诗)22.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寒山诗)23.独坐清谈久亦劳,碧松燃火暖衾袍。

夜深童子唤不起,猛虎一声山月高。(俞紫芝诗)24.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寒山诗)2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诗)26.眼入毫端写竹真,枝掀叶举见精神。

因知幻物出天象,问取人间老斫轮。(黄庭坚题子瞻墨竹诗)27.亭亭菊一枝,高标矗晚节。

云何殷红色,殉道应流血。(弘一咏菊)28.岭上白云舒复卷,天边皓月去还来。

低头却入茅檐下,不觉呵呵笑几回。(白云端禅师诗)29.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朱放题竹林寺诗)30.众星罗列夜明珠,岩点孤灯月未治。

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寒山众星诗)31.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王梵志禅诗)32.步步穿篱入境幽,松高柏老几人游;花开花落非僧事,自有清风对碧流。

(牛仙客沼寺诗)33.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梅花尼嗅梅诗)34.终南最佳处,禅诵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疏烟泛泬寥。

(司空图牛头诗)35.为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般。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守端蝇子透窗诗)36.君不见,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一念不生心澄然。

无去无来不生灭。(拾得诗)37.自笑老夫筯力败,偏恋松岩爱独游。

可叹往年至今日,任运还同不系舟。(拾得自笑诗)38.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草堂清禅师诗)39.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德诚船居寓意诗)40.不是风兮不是幡,清霄何事撼琅玝。

明时不用论公道,自在闲人正眼看。(圆通仙禅师诗)41.玉在池中莲出水,污染不能绝方比。

大家如是苦承当,洞庭一夜秋风起。(佛印玄禅师诗)42.七百僧中选一人,本来无物便相亲。

夜传衣钵曹溪去,铁树开花二月春。(草堂清禅师诗)43.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希运诗)44.卢陵米价逐年新,道听虚传未必真。

大意不须歧路问,高低宜见本来人。(黄龙慧面禅师诗)45.荷衣松食住深云,盖是当年错见人。

埋没一生心即佛,万年千载不成尘。(楚云南禅师诗)46.师资缘会有来由,明镜非占语暗投。

坏却少林穷活计,橹声摇月过沧洲。(萝庐禅师诗)47.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石屋山居诗)48.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枙子香。(石屋山居诗)49.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人意,庵前潭影落疏钟。(曼殊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诗)50.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鸟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孙觌枫桥三绝诗)51.残年不复徙他帮,长与两禅同夜釭。

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陈与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52.云痕变灭一兴亡,铃语沉沉碣草荒。

立马城阴高处望,塔尖留得古斜阳。(何振贷铁塔诗)53.鸟舍。

2. 有哪些有关“悟道”的古诗词

有关“悟道”的古诗词:

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____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____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7.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____惠能《菩提偈》

8.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____苏麟《断句》

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____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____白居易《琵琶行 / 琵琶引》

1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____罗隐《蜂》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3.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____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韵》

14.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 悟禅的诗句有哪些

神秀示法证悟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示法证悟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灵云志勤开悟诗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岩上桃华开,花从何处来?

灵云婵一见,回首舞三台.

何山守旬开悟诗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4. 25位禅宗祖师的开悟诗

第一祖摩诃迦叶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

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非)法?

第二祖阿难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

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第三祖商那和修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

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第四祖优波□多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第五祖提多迦

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

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第六祖弥遮迦

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始解(了)心心法。

第七祖婆须蜜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

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第八祖佛陀难提

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

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第九祖伏驮蜜多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

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第十祖胁尊者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

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十一祖富那夜奢

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

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十二祖马鸣大士

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

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十三祖迦毘摩罗

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

悟此显隐法,非愚亦非智。

十四祖龙树尊者

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

於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十五祖迦那提婆

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

於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十六祖罗喉罗多

於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

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十七祖僧伽难提

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

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十八祖伽耶舍多

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

於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

十九祖鸠摩罗多

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

於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

二十祖闍夜多

言下同无生,同於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

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

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二十二祖摩□罗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二十三祖鹤勒那

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

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

二十四祖师子

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

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

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

我今悟真性,毋道亦无理。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

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

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二十八祖菩提达磨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5. 25位禅宗祖师的开悟诗

第一祖摩诃迦叶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何於一法中,有法有不(非)法?第二祖阿难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第三祖商那和修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第四祖优波□多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第五祖提多迦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第六祖弥遮迦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若了心非心,始解(了)心心法。

第七祖婆须蜜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第八祖佛陀难提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第九祖伏驮蜜多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第十祖胁尊者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十一祖富那夜奢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十二祖马鸣大士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十三祖迦毘摩罗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悟此显隐法,非愚亦非智。十四祖龙树尊者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於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十五祖迦那提婆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於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十六祖罗喉罗多於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十七祖僧伽难提心地本无生,因地从缘起,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十八祖伽耶舍多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於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十九祖鸠摩罗多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於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二十祖闍夜多言下同无生,同於法界性,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二十二祖摩□罗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二十三祖鹤勒那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可得,得时不说知。二十四祖师子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我今悟真性,毋道亦无理。二十六祖不如密多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二十八祖菩提达磨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6. 禅门开悟诗二百首 心得

禅门开悟诗二百首 没看过,不好意思。

不过我觉得永明大师的一首偈子蛮不错的:“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督尔随他去。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cn/jingtu/wnz/djhjyg.htm

禅有时不一定在实践中用得上,而流为口头禅,因此本人觉得净土更实在一些,念一声便积一分功德,等于现在为将来买保险。

7. 描述隐居深山悟道参禅的诗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唐代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

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房无热到?

但能心静即身凉。

白居易的避暑的方法颇有俗趣,又带些哲思。所谓心静自然凉,相比于暑天他人的种种不适,香山居士要淡定许多,也充满了创意。不过也有缺点,就是境界要求太高,非常人所能及。

《悟道诗》

宋代杨妙锡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全诗描述了历经千辛万苦寻春而不得,最后却又偶然得到的经过,借以说明悟道的经历。自然妙道,原在人心之上,只是人们没有发现罢了,所以,一切向外的努力都是枉然。越是执着不放,就越发南辕北辙。

《弘一法师临终偈语》

民国李叔同(弘一)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弘一大师乃文艺天才,歌曲传唱天下。出家后,不作世俗文字,口不离佛,笔不离教。这二首临终偈语,实为四言绝句。两首各不同韵,各有所指。前首乃述君子之交,后首乃述自己的感想。不执著生死,一切圆融,乐观示寂,大彻大悟。

1. 关于悟性诗句(有哪些形容悟性的诗词)

关于悟性诗句(有哪些形容悟性的诗词) 1.有哪些形容悟性的诗词

1、《沁园春·智慧男儿》

年代: 元 作者: 丘处机

智慧男儿,速悟尘劳,勿将性疲。但此身彼物,皆名幼化,多虚少实,不可追随。万种缠绵,千般汩没,荏苒光阴老却伊。争如向,太玄真教法,讨论希夷。乾坤荡荡无依。似一片、闲云出世奇。悟性宗合道,恩山易挫,神舟得岸,苦海难迷。行满功成,仙游羽化,物外何如土底归。无佗事,要升天入地,俱在心为。

2、《满庭芳·在俗修真》

年代: 元 作者: 王*

在俗修真,居尘出世,当以悟性为先。处心清静,常守定中禅。见素少思寡欲,忘人我、随分安然。行藏处,潇潇洒洒,渴饮倦来眠。问归根复命,还须立鼎,炼汞烹铅。遇采铅时节,把火先扇。握固则云藏烟聚,运动则斗转星旋。半时内,玄机成象,月白照青天。

3、《和孙倅见贻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曹勋

海色天容浸冷光,秋回山谷进风凉。

不须悟性三关语,自有澄心一炷香。

倦客栖迟归意远,暮林摇落晚山长。

从来羽气闻风悦,惭愧如今陛楯郎。

4、《北七寺》

年代: 宋 作者: 方信孺

国清尊胜北山隅,证果报恩同一区。

地藏荒芜并报国,尚余悟性斗牛墟。

5、《寄天台万年淮海禅席》

年代: 宋 作者: 释文珦

四海今淮海,中年主万年。

虚空曾悟性,文字不离禅。

灵瀑煎茶净,寒株拾菌鲜。

无由亲道话,梦绕石桥烟。

2.形容悟性的成语

关于悟性的成语

·一闻千悟 ·目击道存 ·道头知尾

关于悟性的词语

·性识 ·颖悟 ·一闻千悟 ·悟心 ·悟性 ·悟捷 ·神解 ·夙慧 ·契悟 ·目击道存 ·高悟 ·达灵 ·达智 ·才会

关于悟性的汉字

·醍 ·醍

关于悟性的诗词

·《北七寺 ·和孙倅见贻八首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题悟性寺卧云堂呈源上人三首》 ·《悟性寺 ·西江月 ·满庭芳 ·西江月 ·》《沁园春 ·送汤千》



求西游记中描写孙悟空的诗

郭沫若《七律·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人妖颠倒是非淆,对敌慈悲对友刁。

咒念金箍闻万遍,精逃白骨累三遭。

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

教育及时堪赞赏,猪犹智慧胜愚曹。

毛泽东 《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域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钓棒,王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赖有睛空霹雳雷,不教白骨聚成堆。

九天四海澄迷雾,八十一番弭大灾。

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

金睛火眼无容赦,哪怕妖精亿度来。

有关于《西游记》的诗句

1、(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2、(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菩提祖师言)

3、

富贵功名,前缘分定,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弥深。

些些狂妄天加谴,眼前不遇待时临。问东君因甚,如今祸害相侵。

只为心高图罔极,不分上下乱规箴。

4、

混元体正合先天,万劫千番只自然。渺渺无为浑太乙,如如不动号初玄。

炉中久炼非铅汞,物外长生是本仙。变化无穷还变化,三皈五戒总休言。

5、

猿猴道体假人心,心即猿猴意思深。大圣齐天非假论,官封弼马岂知音?

马猿合作心和意,紧缚拴牢莫外寻。万相归真从一理,如来同契住双林。

(3-5出自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6、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苏武慢》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防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暨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沓。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7、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白蚁阵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想回头。古来阴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8、第十一回唐太宗御制榜文

乾坤浩大,日月照鉴分明;宇宙宽洪,天地不容奸党。使心用术,果报只在今生;善布浅求,获福休言后世。千般巧计,不如本分为人;万种强徒,怎似随缘节俭。心行慈善,何须努力看经?意欲损人,空读如来一藏!

9、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

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10、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孙悟空自报家身(部分)

自小神通手段高,随风变化逞英豪。

养性修真熬日月,跳出轮回把命逃。

一点诚心曾访道,灵台山上采药苗。

那山有个老仙长,寿年十万八千高。

老孙拜他为师父,指我长生路一条。

他说身内有丹药,外边采取枉徒劳。

得传大品天仙诀,若无根本实难熬。

回光内照宁心坐,身中日月坎离交。

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

返老还童容易得,超凡入圣路非遥。

三年无漏成仙体,不同俗辈受煎熬。

十洲三岛还游戏,海角天涯转一遭。

(下略)

11、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猪八戒自述

自小生来心性拙,贪闲爱懒无休歇。

不曾养性与修真,混沌迷心熬日月。

忽然闲里遇真仙,就把寒温坐下说。

劝我回心莫堕凡,伤生造下无边孽。

有朝大限命终时,八难三途悔不喋。

听言意转要修行,闻语心回求妙诀。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

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

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

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

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

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功圆行满却飞升,天仙对对来迎接。

(下略)

12、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法本从心生,还是从心灭。生灭尽由谁,请君自辨别。既然皆己心,何用别人说?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绒绳着鼻穿,挽定虚空结。拴在无为树,不使他颠劣。莫认贼为子,心法都忘绝。休教他瞒我,一拳先打彻。现心亦无心,现法法也辍。人牛不见时,碧天光皎洁。秋月一般圆,彼此难分别。

13、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沙僧自述

自小生来神气壮,乾坤万里曾游荡。

英雄天下显威名,豪杰人家做模样。

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

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

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

沿地云游数十遭,到处闲行百余趟。

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

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

明堂肾水入华池,重楼肝火投心脏。

三千功满拜天颜,志心朝礼明华向。

(下略)

14、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奉法西来道路赊,秋风渐浙落霜花。

乖猿牢锁绳休解,劣马勤兜鞭莫加。

木母金公原自合,黄婆赤子本无差。

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

15、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西江月》

色乃伤身之剑,贪之必定遭殃。佳人二八好容妆,更比夜叉凶壮。只有一个原本,再无微利添囊。好将资本谨收藏,坚守休教放荡。

16、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妄想不复强灭,真如何必希求?

本原自性佛前修,迷悟岂居前后?

悟即刹那成正,迷而万劫沉流。

若能一念合真修,灭尽恒沙罪垢。

17、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义结孔怀,法归本性。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经乃修行之总径,佛配自己之元神。兄和弟会成三契,妖与魔色应五行。剪除六门趣,即赴大雷音。

18、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本性圆明道自通,翻身跳出网罗中。

修成变化非容易,炼就长生岂俗同?

清浊几番随运转,辟开数劫任西东。

逍遥万亿年无计,一点神光永注空。(此诗暗合孙大圣的道妙。)

19、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逢君只说受生因,便作如来会上人。

一念静观尘世佛,十方同看降威神。

欲知今日真明主,须问当年嫡母身。

别有世间曾未见,一行一步一花新。

20、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善恶一时忘念,荣枯都不关心。

晦明隐现任浮沉,随分饥餐渴饮。

神静湛然常寂,昏冥便有魔侵。

五行蹭蹬破禅林,风动必然寒凛。

21、、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悟能悟净战妖邪)

有分有缘成大道,相生相克秉恒沙。土克水,水干见底;水生木,木旺开花。禅法参修归一体,还丹炮炼伏三家。土是母,发金芽,金生神水产婴娃;水为本,润木华,木有辉煌烈火霞。攒簇五行皆别异,故然变脸各争差。

22、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南柯子》

心地频频扫,尘情细细除,莫教坑堑陷毗卢。本体常清净,方可论元初。

性烛须挑剔,曹溪任吸呼,勿令猿马气声粗。昼夜绵绵息,方显是功夫。

23、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德行要修八百,阴功须积三千。

均平物我与亲冤,始合西天本愿。

魔兕刀兵不怯,空劳水火无愆。

老君降伏却朝天,笑把青牛牵转。

24、第五十六回 神狂诛草寇 道昧放心猿

灵台无物谓之清,寂寂全无一念生。

猿马牢收休放荡,精神谨慎莫峥嵘。

除六贼,悟三乘,万缘都罢自分明。

色邪永灭超真界,坐享西方极乐城。

25、第五十八回 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

26、(如来说法)

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名为照了,始达妙音。

27、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若干种性本来同,海纳无穷。千思万虑终成妄,般般色色和融。有日功完行满,圆明法性高隆。休教差别走西东,紧锁牢靴。收来安放丹炉内,炼得金乌一样红。朗朗辉辉娇艳,任教出入乘龙。

28、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悟空、八戒战牛魔王)

(行者发狠道)

赌输赢,弄手段,等我施为地煞变。

自到西方无对头,牛王本是心猿变。

今番正好会源流,断要相持借宝扇。

趁清凉,息火焰,打破顽空参佛面。

行满超升极乐天,大家同赴龙华宴!

(八戒殷勤道)

是,是,是!去,去,去!

管甚牛王会不会,木生在亥配为猪,牵转牛儿归土类。

申下生金本是猴,无刑无克多和气。

用芭蕉,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济。

昼夜休离苦尽功,功完赶赴盂兰会。

29、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

《临江仙》

十二时中忘不得,行功百刻全收。五年十万八千周,休教神水涸,莫纵火光愁。

水火调停无损处,五行联络如钩。阴阳和合上云楼,乘鸾登紫府,跨鹤赴瀛洲。

30、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唐僧言)

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余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盘。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

四老侧耳受了,无边喜悦,一个个稽首皈依,躬身拜谢道:

31、(拂云叟言)

我等生来坚实,体用比尔不同。感天地以生身,蒙雨露而滋色。笑傲风霜,消磨日月。一叶不凋,千枝节操。似这话不叩冲虚,你执持梵语。道也者,本安中国,反来求证西方。空费了草鞋,不知寻个甚么?石狮子剜了心肝,野狐涎灌彻骨髓。忘本参禅,妄求佛果,都似我荆棘岭葛藤谜语,萝蓏浑言。此般君子,怎生接引?这等规模,如何印授?必须要检点见前面目,静中自有生涯。没底竹篮汲水,无根铁树生花。灵宝峰头牢着脚,归来雅会上龙华。

32、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设小雷音 四众皆遭大厄难

这回因果,劝人为善,切休作恶。一念生,神明照鉴,任他为作。拙蠢乖能君怎学,两般还是无心药。趁生前有道正该修,莫浪泊。认根源,脱本壳。访长生,须把捉。要时时明见,醍醐斟酌。贯彻三关填黑海,管教善者乘鸾鹤。那其间愍故更慈悲,登极乐。

33、碧眼猢儿识假真,禅机见象拜金身。黄婆盲目同参礼,木母痴心共话论。邪怪生强欺本性,魔头怀恶诈天人。诚为道小魔头大,错入旁门枉费身。

34、第六十八回 朱紫国唐僧论前世 孙行者施为三折肱

善正万缘收,名誉传扬四部洲。智慧光明登彼岸,飕飕,叆叆云生天际头。诸佛共相酬,永住瑶台万万秋。打破人间蝴蝶梦,休休,涤净尘氛不惹愁。

35、

(行者道)

我身虽是猿猴数,自幼打开生死路。

遍访明师把道传,山前修炼无朝暮。

倚天为顶地为炉,两般药物团乌兔。

采取阴阳水火交,时间顿把玄关悟。

全仗天罡搬运功,也凭斗柄迁移步。

退炉进火最依时,抽铅添汞相交顾。

攒簇五行造化生,合和四象分时度。

二气归于黄道间,三家会在金丹路。

悟通法律归四肢,本来筋斗如神助。

一纵纵过太行山,一打打过凌云渡。

何愁峻岭几千重,不怕长江百十数。

只因变化没遮拦,一打十万八千路!

36、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犼 观音现象伏妖王

色即空兮自古,空言是色如然。人能悟彻色空禅,何用丹砂炮炼。德行全修休懈,工夫苦用熬煎。有时行满始朝天,永驻仙颜不变。

37、第七十四回 长庚传报魔头狠 行者施为变化能

情欲原因总一般,有情有欲自如然。沙门修炼纷纷士,断欲忘情即是禅。

须着意,要心坚,一尘不染月当天。行功进步休教错,行满功完大觉仙。

38、第七十八回 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

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

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

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

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

39、

释门慈悯古来多,正善成功说摩诃。

万圣千真皆积德,三皈五戒要从和。

比丘一国非君乱,小子千名是命讹。

行者因师同救护,这场阴骘胜波罗。

40、(唐僧对小儿国国王言)

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净而千种穷。若乃坚诚知觉,须当识心:心净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真容无欠亦无余,生前可见;幻相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行,万行自全;若云采阴补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41、(国丈言)

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携箪瓢而入山访友,采百药而临世济人。摘仙花以砌笠,折香蕙以铺裀。歌之鼓掌,舞罢眠云。阐道法,扬太上之正教;施符水,除人世之妖氛。夺天地之秀气,采日月之华精。运阴阳而丹结,按水火而胎凝。二八阴消兮,若恍若惚;三九阳长兮,如杳如冥。应四时而采取药物,养九转而修炼丹成。跨青鸾,升紫府;骑白鹤,上瑶京。参满天之华采,表妙道之殷勤。比你那静禅释教,寂灭阴神,涅盘遗臭壳,又不脱凡尘!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

42、第八十七回 凤仙郡冒天止雨 孙大圣劝善施霖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挟藏宇宙,剖判玄光,真乐世间无赛。

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映五般光彩。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

43、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修禅何处用工夫?马劣猿颠速剪除。

牢捉牢拴生五彩,暂停暂住堕三途。

若教自在神丹漏,才放从容玉性枯。

喜怒忧思须扫净,得玄得妙恰如无。

44、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战青龙山 四星挟捉犀牛怪

经云泰极还生否,好处逢凶实有之。

爱赏花灯禅性乱,喜游美景道心漓。

大丹自古宜长守,一失原来到底亏。

紧闭牢拴休旷荡,须臾懈怠见参差。

45、第九十三回 给孤园问古谈因 天竺国朝王遇偶

起念断然有爱,留情必定生灾。灵明何事辨三台?行满自归元海。不论成仙成佛,须从个里安排。清清净净绝尘埃,果正飞升上界。

46、

大丹不漏要三全,苦行难成恨恶缘。

道在圣传修在己,善由人积福由天。

休逞六根多贪欲,顿开一性本来原。

无爱无思自清净,管教解脱得超然。

47、第九十六回 寇员外喜待高僧 唐长老不贪富贵

色色原无色,空空亦非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48、第九十九回 九九数完魔刬尽 三三行满道归根

九九归真道行难,坚持笃志立玄关。

必须苦练邪魔退,定要修持正法还。

莫把经章当容易,圣僧难过许多般。

古来妙合参同契,毫发差殊不结丹。

49、第一百回 径回东土 五圣成真

一体真如转落尘,合和四相复修身。

五行论色空还寂,百怪虚名总莫论。

正果旃檀皈大觉,完成品职脱沉沦。

经传天下恩光阔,五圣高居不二门。

西游记第十四回的诗词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诗曰:

  {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从来皆要物。若知无物又无心,便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没模样,一颗圆光涵万象。无体之体即真体,无相之相即实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来不向不回向。无异无同无有无,难舍难取难听望。

  内外灵光到处同,一佛国在一沙中。一粒沙含大千界,一个身心万法同。

  知之须会无心诀,不染不滞为净业。善恶千端无所为,便是南无释迦叶。}

  却说那刘伯钦与唐三藏惊惊慌慌,又闻得叫声师父来也。众家僮道:“这叫的必是那山脚下石匣中老猿。”太保道:“是他,是他!”三藏问:“是甚么老猿?”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这叫必定是他。长老莫怕,我们下山去看来。”三藏只得依从,牵马下山。行不数里,只见那石匣之间,果有一猴,露着头,伸着手,乱招手道:“师父,你怎么此时才来?来得好,来得好!救我出来,我保你上西天去也!”这长老近前细看,你道他是怎生模样──

  尖嘴缩腮,金睛火眼。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还喜得眼睛转动,喉舌声和。语言虽利便,身体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孙大圣,今朝难满脱天罗。

  这太保诚然胆大,走上前来,与他拔去了鬓边草,颔下莎,问道:“你有什么说话?”那猴道:“我没话说,教那个师父上来,我问他一问。”三藏道:“你问我甚么?”那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么?”三藏道:“我正是,你问怎么?”那猴道:“我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只因犯了诳上之罪,被佛祖压于此处。前者有个观音菩萨,领佛旨意,上东土寻取经人。我教他救我一救,他劝我再莫行凶,归依佛法,尽殷勤保护取经人,往西方拜佛,功成后自有好处。故此昼夜提心,晨昏吊胆,只等师父来救我脱身。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菩萨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救得你出?”那猴道:“不用斧凿,你但肯救我,我自出来也。”三藏道:“我自救你,你怎得出来?”那猴道:“这山顶上有我佛如来的金字压帖。你只上山去将帖儿揭起,我就出来了。”三藏依言,回头央浼刘伯钦道:“太保啊,我与你上山走一遭。”伯钦道:“不知真假何如!”那猴高叫道:“是真!决不敢虚谬!”伯钦只得呼唤家僮,牵了马匹。他却扶着三藏,复上高山,攀藤附葛,只行到那极巅之处,果然见金光万道,瑞气千条,有块四方大石,石上贴着一封皮,却是“唵嘛呢叭 迷吽”六个金字。

  三藏近前跪下,朝石头,看着金字,拜了几拜,望西祷祝道:“弟子陈玄奘,特奉旨意求经,果有徒弟之分,揭得金字,救出神猴,同证灵山。若无徒弟之分,此辈是个凶顽怪物,哄赚弟子,不成吉庆,便揭不得起。”祝罢,又拜。拜毕,上前将六个金字轻轻揭下。只闻得一阵香风,劈手把压帖儿刮在空中,叫道:“吾乃监押大圣者。今日他的难满,吾等回见如来,缴此封皮去也。”吓得个三藏与伯钦一行人,望空礼拜。径下高山,又至石匣边,对那猴道:“揭了压帖矣,你出来么。”

  那猴欢喜,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莫惊了你。”伯钦听说,领着三藏,一行人回东即走。走了五七里远近,又听得那猴高叫道:“再走,再走!”三藏又行了许远,下了山,只闻得一声响亮,真个是地裂山崩。众人尽皆悚惧,只见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马前,赤淋淋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对三藏拜了四拜,急起身,与伯钦唱个大喏道:“有劳大哥送我师父,又承大哥替我脸上薅草。”谢毕,就去收拾行李,扣背马匹。那马见了他,腰软蹄矬,战兢兢的立站不住。盖因那猴原是弼马温,在天上看养龙马的,有些法则,故此凡马见他害怕。

  三藏见他意思,实有好心,真个象沙门中的人物,便叫:“徒弟啊,你姓什么?”猴王道:“我姓孙。”三藏道:“我与你起个法名,却好呼唤。”猴王道:“不劳师父盛意,我原有个法名,叫做孙悟空。”三藏欢喜道:“也正合我们的宗派。你这个模样,就象那小头陀一般,我再与你起个混名,称为行者,好么?”悟空道:“好,好,好!”自此时又称为孙行者。那伯钦见孙行者一心收拾要行,却转身对三藏唱个喏道:“长老,你幸此间收得个好徒,甚喜甚喜,此人果然去得。我却告回。”三藏躬身作礼相谢道:“多有拖步,感激不胜。回府多多致意令堂老夫人,令荆夫人,贫僧在府多扰,容回时踵谢。”伯钦回礼,遂此两下分别。

  却说那孙行者请三藏上马,他在前边,背着行李,赤条条,拐步而行。不多时,过了两界山,忽然见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三藏在马上惊心。行者在路旁欢喜道:“师父莫怕他,他是送衣服与我的。”放下行李,耳朵里拔出一个针儿,迎着风,幌一幌,原来是个碗来粗细一条铁棒。他拿在手中,笑道:“这宝贝,五百余年不曾用着他,今日拿出来挣件衣服儿穿穿。”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的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唬得那陈玄奘滚鞍落马,咬指道声:“天哪,天哪!刘太保前日打的斑斓虎,还与他斗了半日。今日孙悟空不用争持,把这虎一棒打得稀烂,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行者拖将虎来道:“师父略坐一坐,等我脱下他的衣服来,穿了走路。”三藏道:“他那里有甚衣服?”行者道:“师父莫管我,我自有处置。”好猴王,把毫毛拔下一根,吹口仙气,叫:“变!”变作一把牛耳尖刀,从那虎腹上挑开皮,往下一剥,剥下个囫囵皮来,剁去了爪甲,割下头来,割个四四方方一块虎皮,提起来,量了一量道:“阔了些儿,一幅可作两幅。”拿过刀来,又裁为两幅。收起一幅,把一幅围在腰间,路旁揪了一条葛藤,紧紧束定,遮了下体道:“师父,且去,且去!到了人家,借些针线,再缝不迟。”他把条铁棒,捻一捻,依旧象个针儿,收在耳里,背着行李,请师父上马。

  两个前进,长老在马上问道:“悟空,你才打虎的铁棒,如何不见?”行者笑道:“师父,你不晓得。我这棍,本是东洋大海龙宫里得来的,唤做天河镇底神珍铁,又唤做如意金箍棒。当年大反天宫,甚是亏他。随身变化,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刚才变做一个绣花针儿模样,收在耳内矣。但用时,方可取出。”三藏闻言暗喜。又问道:“方才那只虎见了你,怎么就不动动,让自在打他,何说?”悟空道:“不瞒师父说,莫道是只虎,就是一条龙,见了我也不敢无礼。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大之则量于宇宙,小之则摄于毫毛!变化无端,隐显莫测。剥这个虎皮,何为稀罕?见到那疑难处,看展本事么!”三藏闻得此言,愈加放怀无虑,策马前行。师徒两个走着路,说着话,不觉得太阳星坠。但见──

  焰焰斜辉返照,天涯海角归云。千山鸟雀噪声频,觅宿投林成阵。野兽双双对对,回窝族族群群。一勾新月破昏,万点明星光晕。

  行者道:“师父走动些,天色晚了。那壁厢树木森森,想必是人家庄院,我们赶早投宿去来。”三藏果策马而行,径奔人家,到了庄院前下马。行者撇了行李,走上前,叫声:“开门,开门!”那里面有一老者,扶筇而出,唿喇的开了门,看见行者这般恶相,腰系着一块虎皮,好似个雷公模样,唬得脚软身麻,口出谵语道:“鬼来了,鬼来了!”三藏近前搀住叫道:“老施主,休怕。他是我贫僧的徒弟,不是鬼怪。”老者抬头,见了三藏的面貌清奇,方然立定,问道:“你是那寺里来的和尚,带这恶人上我门来?”三藏道:“我贫僧是唐朝来的,往西天拜佛求经,适路过此间,天晚,特造檀府借宿一宵,明早不犯天光就行。万望方便一二。”老者道:“你虽是个唐人,那个恶的却非唐人。”悟空厉声高呼道:“你这个老儿全没眼色!唐人是我师父,我是他徒弟!我也不是甚糖人蜜人,我是齐天大圣。你们这里人家,也有认得我的,我也曾见你来。”那老者道:“你在那里见我?”悟空道:“你小时不曾在我面前扒柴?不曾在我脸上挑菜?”老者道:“这厮胡说!你在那里住?我在那里住?我来你面前扒柴挑菜!”悟空道:“我儿子便胡说!你是认不得我了,我本是这两界山石匣中的大圣。你再认认看。”老者方才省悟道:“你倒有些象他,但你是怎么得出来的?”悟空将菩萨劝善、令我等待唐僧揭帖脱身之事,对那老者细说了一遍。老者却才下拜,将唐僧请到里面,即唤老妻与儿女都来相见,具言前事,个个欣喜。又命看茶,茶罢,问悟空道:“大圣啊,你也有年纪了?”悟空道:“你今年几岁了?”老者道:“我痴长一百三十岁了。”行者道:“还是我重子重孙哩!我那生身的年纪,我不记得是几时,但只在这山脚下,已五百余年了。”老者道:“是有,是有。我曾记得祖公公说,此山乃从天降下,就压了一个神猴。只到如今,你才脱体。我那小时见你,是你头上有草,脸上有泥,还不怕你。如今脸上无了泥,头上无了草,却象瘦了些,腰间又苫了一块大虎皮,与鬼怪能差多少?”

  一家儿听得这般话说,都呵呵大笑。这老儿颇贤,即令安排斋饭。饭后,悟空道:“你家姓甚?”老者道:“舍下姓陈。”三藏闻言,即下来起手道:“老施主,与贫僧是华宗。”行者道:“师父,你是唐姓,怎的和他是华宗?”三藏道:“我俗家也姓陈,乃是唐朝海州弘农郡聚贤庄人氏。我的法名叫做陈玄奘。只因我大唐太宗皇帝赐我做御弟三藏,指唐为姓,故名唐僧也。”那老者见说同姓,又十分欢喜。行者道:“老陈,左右打搅你家。我有五百多年不洗澡了,你可去烧些汤来,与我师徒们洗浴洗浴,一发临行谢你。”那老儿即令烧汤拿盆,掌上灯火。师徒浴罢,坐在灯前,行者道:“老陈,还有一事累你,有针线借我用用。”那老儿道:“有,有,有。”即教妈妈取针线来,递与行者。行者又有眼色,见师父洗浴,脱下一件白布短小直裰未穿,他即扯过来披在身上,却将那虎皮脱下,联接一处,打一个马面样的折子,围在腰间,勒了藤条,走到师父面前道:“老孙今日这等打扮,比昨日如何?”三藏道:“好,好,好!这等样,才象个行者。”三藏道:“徒弟,你不嫌残旧,那件直裰儿,你就穿了罢。”悟空唱个喏道:“承赐,承赐!”他又去寻些草料喂了马。此时各各事毕,师徒与那老儿,亦各归寝。

  次早,悟空起来,请师父走路。三藏着衣,教行者收拾铺盖行李。正欲告辞,只见那老儿,早具脸汤,又具斋饭。斋罢,方才起身。三藏上马,行者引路,不觉饥餐渴饮,夜宿晓行,又值初冬时候。但见那──

  霜凋红叶千林瘦,岭上几株松柏秀。未开梅蕊散香幽,暖短昼,小春候,菊残荷尽山茶茂。寒桥古树争枝斗,曲涧涓涓泉水溜。淡云欲雪满天浮,朔风骤,牵衣袖,向晚寒威人怎受?

  师徒们正走多时,忽见路旁唿哨一声,闯出六个人来,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大咤一声道:“那和尚,那里走!赶早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性命过去!”唬得那三藏魂飞魄散,跌下马来,不能言语。行者用手扶起道:“师父放心,没些儿事,这都是送衣服送盘缠与我们的。”三藏道:“悟空,你想有些耳闭?他说教我们留马匹、行李,你倒问他要甚么衣服、盘缠?”行者道:“你管守着衣服、行李、马匹,待老孙与他争持一场,看是何如。”三藏道:“好手不敌双拳,双拳不如四手。他那里六条大汉,你这般小小的一个人儿,怎么敢与他争持?”

  行者的胆量原大,那容分说,走上前来,叉手当胸,对那六个人施礼道:“列位有甚么缘故,阻我贫僧的去路?”那人道:“我等是剪径的大王,行好心的山主。大名久播,你量不知,早早的留下东西,放你过去。若道半个不字,教你碎尸粉骨!”行者道:“我也是祖传的大王,积年的山主,却不曾闻得列位有甚大名。”那人道:“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悟空笑道:“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把那打劫的珍宝拿出来,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饶了你罢!”那贼闻言,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一齐上前乱嚷道:“这和尚无礼!你的东西全然没有,转来和我等要分东西!”他轮枪舞剑,一拥前来,照行者劈头乱砍,乒乒乓乓,砍有七八十下。悟空停立中间,只当不知。那贼道:“好和尚!真个的头硬!”行者笑道:“将就看得过罢了!你们也打得手困了,却该老孙取出个针儿来耍耍。”那贼道:“这和尚是一个行针灸的郎中变的。我们又无病症,说甚么动针的话!”行者伸手去耳朵里拔出一根绣花针儿,迎风一幌,却是一条铁棒,足有碗来粗细,拿在手中道:“不要走!也让老孙打一棍儿试试手!”唬得这六个贼四散逃走,被他拽开步,团团赶上,一个个尽皆打死。剥了他的衣服,夺了他的盘缠,笑吟吟走将来道:“师父请行,那贼已被老孙剿了。”

  三藏道:“你十分撞祸!他虽是剪径的强徒,就是拿到官司,也不该死罪。你纵有手段,只可退他去便了,怎么就都打死?这却是无故伤人的性命,如何做得和尚?出家人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你怎么不分皂白,一顿打死?全无一点慈悲好善之心!早还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倘有人一时冲撞了你,你也行凶,执着棍子,乱打伤人,我可做得白客,怎能脱身?”悟空道:“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他却要打死你哩。”三藏道:“我这出家人,宁死决不敢行凶。我就死,也只是一身,你却杀了他六人,如何理说?此事若告到官,就是你老子做官,也说不过去。”行者道:“不瞒师父说,我老孙五百年前,据花果山称王为怪的时节,也不知打死多少人。假似你说这般到官,倒也得些状告是。”三藏道:“只因你没收没管,暴横人间,欺天诳上,才受这五百年前之难。今既入了沙门,若是还像当时行凶,一味伤生,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忒恶,忒恶!”

  原来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撇得那长老孤孤零零,点头自叹,悲怨不已,道:“这厮,这等不受教诲!我但说他几句,他怎么就无形无影的,径回去了?罢,罢,罢!也是我命里不该招徒弟,进人口!如今欲寻他无处寻,欲叫他叫不应,去来,去来!”正是舍身拚命归西去,莫倚旁人自主张。

  那长老只得收拾行李,捎在马上,也不骑马,一只手拄着锡杖,一只手揪着缰绳,凄凄凉凉,往西前进。行不多时,只见山路前面,有一个年高的老母,捧一件绵衣,绵衣上有一顶花帽。三藏见他来得至近,慌忙牵马,立于右侧让行。那老母问道:“你是那里来的长老,孤孤凄凄独行于此?”三藏道:“弟子乃东土大唐奉圣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经者。”老母道:“西方佛乃大雷音寺天竺国界,此去有十万八千里路。你这等单人独马,又无个伴侣,又无个徒弟,你如何去得!”三藏道:“弟子日前收得一个徒弟,他性泼凶顽,是我说了他几句,他不受教,遂渺然而去也。”老母道:“我有这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原是我儿子用的。他只做了三日和尚,不幸命短身亡。我才去他寺里,哭了一场,辞了他师父,将这两件衣帽拿来,做个忆念。长老啊,你既有徒弟,我把这衣帽送了你罢。”三藏道:“承老母盛赐,但只是我徒弟已走了,不敢领受。”老母道:“他那厢去了?”三藏道:“我听得呼的一声,他回东去了。”老母道:“东边不远,就是我家,想必往我家去了。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我去赶上他,叫他还来跟你,你却将此衣帽与他穿戴。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凶,也再不敢去了。”三藏闻言,低头拜谢。

  那老母化一道金光,回东而去。三藏情知是观音菩萨授此真言,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拜罢,收了衣帽,藏在包袱中间,却坐于路旁,诵习那定心真言。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牢记心胸不题。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礼毕,龙王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龙王道:“做甚和尚?”行者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行者了。”龙王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龙王道:“承降,承降!”当时龙子龙孙即捧香茶来献。

  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龙王道:“大圣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龙王欣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

  正走,却遇着南海菩萨。菩萨道:“孙悟空,你怎么不受教诲,不保唐僧,来此处何干?”慌得个行者在云端里施礼道:“向蒙菩萨善言,果有唐朝僧到,揭了压帖,救了我命,跟他做了徒弟。他却怪我凶顽,我才子闪了他一闪,如今就去保他也。”菩萨道:“赶早去,莫错过了念头。”言毕各回。

  这行者,须臾间看见唐僧在路旁闷坐。他上前道:“师父!怎么不走路?还在此做甚?”三藏抬头道:“你往那里去来?教我行又不敢行,动又不敢动,只管在此等你。”行者道:“我往东洋大海老龙王家讨茶吃吃。”三藏道:“徒弟啊,出家人不要说谎。你离了我,没多一个时辰,就说到龙王家吃茶?”行者笑道:“不瞒师父说,我会驾筋斗云,一个筋斗有十万八千里路,故此得即去即来。”三藏道:“我略略的言语重了些儿,你就怪我,使个性子丢了我去。像你这有本事的,讨得茶吃;象我这去不得的,只管在此忍饿,你也过意不去呀!”行者道:“师父,你若饿了,我便去与你化些斋吃。”三藏道:“不用化斋。我那包袱里,还有些干粮,是刘太保母亲送的,你去拿钵盂寻些水来,等我吃些儿走路罢。”

  行者去解开包袱,在那包裹中间见有几个粗面烧饼,拿出来递与师父。又见那光艳艳的一领绵布直裰,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行者道:“好师父,把与我穿戴了罢。”三藏道:“只怕长短不一,你若穿得,就穿了罢。”行者遂脱下旧白布直裰,将绵布直裰穿上,也就是比量着身体裁的一般,把帽儿戴上。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不吃干粮,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行者叫道:“头痛,头痛!”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抓破了嵌金的花帽。三藏又恐怕扯断金箍,住了口不念。不念时,他就不痛了。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那师父见他这等,又不忍不舍,复住了口,他的头又不痛了。行者道:“我这头,原来是师父咒我的。”三藏道:“我念得是紧箍经,何曾咒你?”行者道:“你再念念看。”三藏真个又念,行者真个又痛,只教:“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说?”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行者道:“听教了!”“你再可无礼了?”行者道:“不敢了!”

  他口里虽然答应,心上还怀不善,把那针儿幌一幌,碗来粗细,望唐僧就欲下手,慌得长老口中又念了两三遍,这猴子跌倒在地,丢了铁棒,不能举手,只教:“师父!我晓得了!再莫念,再莫念!”三藏道:“你怎么欺心,就敢打我?”行者道:“我不曾敢打,我问师父,你这法儿是谁教你的?”三藏道:“是适间一个老母传授我的。”行者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他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他去!”三藏道:“此法既是他授与我,他必然先晓得了。你若寻他,他念起来,你却不是死了?”行者见说得有理,真个不敢动身,只得回心,跪下哀告道:“师父!这是他奈何我的法儿,教我随你西去。我也不去惹他,你也莫当常言,只管念诵。我愿保你,再无退悔之意了。”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马去也。”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束一束绵布直裰,扣背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进。毕竟这一去,后面又有甚话说,且听下回分解。

关于“关于悟空佛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1106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