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诗词之美美在何处(形容诗词之美的句子)

诗词之美美在何处(形容诗词之美的句子)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04    点击:  128 次

诗词之美美在何处

网上有关“诗词之美美在何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形容诗词之美的句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诗词之美美在何处

如意境之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所呈现出来那种美的形态,是反复的,是多方面的,它是以多种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说,大家读诗,体会意境美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意境美就是一种意境或者那种美的感受就是一种感受,不是这样的,其实意境美是非常丰富的,我把它概括为八个方面.第一种意境叫“雄奇阔大”;第二种叫“旷放开朗”;第三种叫“苍凉悲壮”;第四种叫“深邃沉郁”.这四种类型有个共同点,就是表现了一种“阳刚之美”.此外还有四种,第一种叫做“浓艳瑰丽”;第二种叫做“淡泊静谧”;第三种叫做“清新素雅”;第四种叫做“凄冷寒凉”.这四种大体上集中表现了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阴柔之美”.所以诗歌这种意境美,给我们的感受,无非是“阳刚美”,无非是“阴柔美”.那么“阳刚美”一种类型就是“雄奇阔大”的意境,这种意境的诗词往往在写景的时候,雄奇壮美,气势雄浑,抒情则奔腾震荡,磅礴千钧,语言方面它往往是渲染夸张,惊心破胆.第二种叫做“旷放开朗”,这种意境一般特征是这样的,写景往往是脱尘拔俗,虚实相生,抒情的时候往往是旷大开朗,舒缓绵长,在语言方面一般就是健朗明快,奇谲俊逸.第三种叫做“苍凉悲壮”,这种意境美一般的特征是,在写景色方面,往往是苍茫阔远,峭拔萧疏,抒情方面往往是豪纵雄健,慷慨悲凉,在语言方面往往是古朴遒劲,刚正惨烈.第四种就是“深邃沉郁”,这类诗词,它一般的特点是,内容上深蓄积厚,感情深沉,曲回郁结,在语言上往往是不事雕琢,绝少夸张,长于以情事动人。

形容诗词之美的句子

1.富有美感的诗句

李清照

1、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来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自浓愁无好梦,夜阑犹翦灯花弄。

3、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

鹊桥仙

作者: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zhidao在朝朝暮暮。

2.体现美学意境的诗词有哪些

我醉在风里

默然感动着天的冷凄

曾经几何时

落雨将我的泪珠打湿

点点滴滴 落无声息

这一生飘逸

还有来生

来触摸风的叹息

是天的灵魂

来降临生机

迷茫的看不到

云的踪迹

我是雨点

你是云天

生死万千

命悬一线

只想和你

躲在星宿里

共同缔造天国的美丽

我从此

不在隐藏我的哭泣

只想把他丢入泥土里

默默的为花融湿

开出下一个春季

流淌今身

只为了能够粲然

自由天际

追逐彩虹的奇迹

我信赖天国没有秘密

他能够将我的悲戚收集

一切的凄楚

都会在风雨里流浪勇气

3.有关美学名词解释10个,美学名言10句

1、鲍姆嘉通

鲍姆嘉通不仅仅是美学学科的创名人,而且也在美学史上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美学问题。鲍姆嘉通提出建立美学学科并不是出于盲目创新的激情,而是他对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理性主义哲学以及全人类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具有理性派美学的认识论意义。鲍姆嘉通的美学思想对当代实践美学的建构也有一定的启示。

2、气韵生动原则

气韵生动,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在谢赫时代,气韵作为品评标准和创作标准,主要是看作品对客体的风度韵致描绘再现得如何,而后渐渐涵容进更多主体表现的因素,气韵就指的是作为主客体融一的形象形式的总的内在特质了。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3、传神写照

."传神写照"是顾恺之就绘画而言提出的一个命题.他强调要

突破外在皮相的有限形象达到传神,这种理论正是"得意忘形说"的张扬.诗歌,绘画,音乐,书法是中国

艺术的灵魂,而在这些灵魂中最为璀璨夺目,贯穿一致的则是传神写照这一美学命题.传神写照所要表

达的美学思想及其内涵极其深邃.它所涵盖的决不仅仅是人物绘画的美学原则,它作为中国传统文艺

的一个阐述点,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灵魂特征

4、美学

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人文学科。

5自由创造

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必然性、规律性的基础上,能动地去改造世界,以实现人类的目的和要求的活动。美是自由创造的形象体现,自由创造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6艺术美

指艺术作品的美,是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事物的审美特征的能动反映。艺术美是客观与主观、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7艺术典型

指艺术家创造出的既具有概括性而能揭示一定的生活本质、又具有具体可感的鲜明的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恩格斯所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这段话揭示了艺术典型的一条普遍规律,即艺术典型都应该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8意境

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意境是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美的境界。是客观与主观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的结晶。

9传神

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指在艺术中通过对象的外部特征表现其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是艺术中的一种美的境界。

10社会美

是指社会生活中的美,经常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社会美的特点表现为实践性、社会功利性、以善为前提,重在内容。

11劳动产品美

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是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肯定人的本质的一种普遍形式。劳动产品的美包括产品的整体美、功能美、造型美、质料美、色彩美等。

12自然美

指自然事物的美,它是社会性与自然性的统一。社会性指自然美的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自然性是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条件。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

——宗白华,美学家

一个敏感的人,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的因素。

——阿尼克斯特,前苏联文学史家

美,是人喜欢某种事物时的感受。美所带来的快乐是一种没有利害关系的、自由的快乐。

——瓦西列夫,保加利亚作家、戏剧家

哪里有美,哪里就有爱,大自然的造物总是相辅相成,它给你美貌,你更能获得爱情。

——希斯,瑞士解剖学家

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因为二者都以形式为基础;因此,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

——阿奎那,意大利经院哲学家

从美的事物中找到美,这就是审美教育的任务。

——席勒,德国诗人、剧作家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罗丹

4.求与“美”有关的诗句,名言

王安石《黄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刘禹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王维山水田园诗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杜甫《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胡曾《咏史诗·黄河》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 一作只) 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谢灵运《泰山吟》 泰宗秀维岳,崔崒刺云天。 岞崿既崄巘,触石辄迁绵。

登封瘗崇坛,降禅藏肃然。 石闻何吨蔼,明堂秘灵篇。

李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早发白帝城》 早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居易《题天柱峰》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5.关于写女性形象的诗句

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4,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沈香亭北倚阑干。

5.美女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6,聘聘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7,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忆儿家。效颦莫笑东邻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开。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

7,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10,梨花一枝春带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轻罗小扇白兰花,纤腰玉带舞天纱.疑是仙女下凡来,回眸一笑胜星华.

14,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15,有女妖且丽,裴回湘水湄。水湄兰杜芳,采之将寄谁。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

绰约多逸态,轻盈不自持。尝矜绝代色,复恃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17,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6.关于人物性格形象的诗句名言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

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

貌似潘安

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才高八斗貌似潘安,号称一朵梨花压海棠,人送绰号玉面小飞龙

表堂堂、西装革履、高大魁梧、眉清目秀、相貌堂堂 玉树临风 风流倜傥 英俊潇洒 英姿飒爽

《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布,冉冉府中趋。

7.美学角度浪漫古诗欣赏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 栏干拍遍, 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英雄泪! 水龙吟 辛弃疾鉴赏 这首词作于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间建康 通判任上。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 作一个建康通判,不得一遂报国之愿。

偶有登临周览 之际,一抒郁结心头的悲愤之情。 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的都城。

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 子。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城西)下 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

这首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 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 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 景色。

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 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

遥远天际,天水交 溶气象阔大,笔力遒劲。“楚天”的“楚”地,泛指 长江中下游一带,这里战国时曾属楚国。

“水随天去” 的“水”,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 和“秋无际”,显出阔达气势同时写出江南秋季的特 点。

南方常年多雨多雾,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才可 能极目远望,看见大江向无穷无尽的天边流去。的壮 观景色。

下面“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 是写山。“遥岑”即远山。

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 叠叠的远山,有的很象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 象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 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皮日休《缥缈峰》诗:“似将 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有 “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语所出。

人心 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 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 篇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又何因而至,词中没 有正面交代,但结合登临时地情景,可以意会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 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 志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却力不得伸。

以上种种, 是恨之深、愁之大者。借言远山之献供,一写内心的 担负,而总束在此片结句“登临意”三字内。

开头两 句,是纯粹写景,至“献愁供恨”三句,已进了一步, 点出“愁”、“恨”两字,由纯粹写景而开始抒情,由 客观而及主观,感情也由平淡而渐趋强烈。一切都在 推进中深化、升华。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说,夕阳 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 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 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干,可是又 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这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 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

落日,本是日日 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 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 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 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 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 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 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 真的成了游子了。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 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 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 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 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 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 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

“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 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 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

据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 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 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 几回醉把栏干拍”。

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 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 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 面前。

另外,“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除了典型的 动作描写外,还由于采用了运密入疏的手法,把强烈 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 味 。“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 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后几句一句句感情渐浓,达情更切,至最后“无 人会”得一尽情抒发,可说“尽致”了。读者读到此, 于作者心思心绪,亦可尽知,每位读者,也都会被这 种情感感染。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 分四层意思: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里引 用了一个典故: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 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

唐宋诗词的美在哪里

1.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

2.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3.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

——施耐庵《水浒传》

4.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

5.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6.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题龙阳县青草湖》

7.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

——晏殊《蝶恋花》

8.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吴均《山中杂诗》

9.人初静,月正明。纱窗外玉梅斜映。

——马致远《落梅风》

10.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杨广《春江花月夜》

1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2.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张可久《人月圆》

13.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戎昱《霁雪》

1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15.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6.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

17.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19.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行香子·述怀》

20.觉后不知明月上,满身花影倩人扶。

——陆龟蒙《和袭美春夕酒醒》

21.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22.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

——魏宪《西湖春晓》

23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白居易《秋雨夜眠》

24.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

——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25.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26.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王安石《春夜》

27.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28.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29.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平《春怨》

30.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王维《田园乐七首》

唐诗的美在于它韵律的工整,对仗对偶的恰到好处,通过对语言抒发景物的美和人物的思想感情

宋词在于他有自己的词牌,按时词牌进行填写,能够比较自由的表达作者写词的意境以及主观思想,辞藻华丽优美,别具一格



初心到底是什么意思阿?

“不忘初心”,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渴望守住初心的除了理想,更有爱情。

但是,现实常常会给人意想不到的冲击,感情中的出轨已经屡见不鲜,哪怕没有出轨,两个人在一起时也有可能再找不到最初的感觉。有些人可能会问,这样的感情还有继续下去的意义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问一句:为什么初心这么值得珍惜?

肯定不是所有最初的梦想都值得用一辈子去完成,我们谁没有在幼儿园或小学时天真地说出“科学家”或“小公主”这样的梦想呢?

这也是一种初心,但这初心最值得珍贵的不是它的内容,而是那会儿说出它时的天真纯稚。

简单说来,珍贵的是那份心意。

当我们初涉爱河时,内心难免都会对爱情抱有美丽的理想。

比如,有的恋人幻想双方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只要一个眼神,对方就能确知自己在想些什么,要些什么。而有的恋人期待双方能这样平平淡淡、快快乐乐地过一辈子,没有忧愁烦恼,每天看到对方都能会心一笑。

产生这些理想的纯洁心意是非常美的,但理想的具体内容却未必合乎情理。

**《燃情岁月》里的女主角面对离开的男主角眼泛泪光地说出“我会等你一辈子”,但终在几年后另嫁他人。两人重逢时,女主角伤感地说:“一辈子还是太长了。”这,往往就是生活的现实。

漫长而充满未知的现实必然会渐渐地改变两个人,曾经或天真或幼稚的理想很有可能在现实面前逐渐支离破碎,但这并不代表初心的破灭。

只要两个人之间那份真诚爱着对方,愿意为对方付出的心意还在,那么这份初心就还在,这份感情也就还值得守住。

关于“诗词之美美在何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15988.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