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的古诗(写两句关于瀑布的诗句有哪些)
-
是谁发明的古诗
网上有关“是谁发明的古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写两句关于瀑布的诗句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和古词分别在盛唐和晚宋到达了顶峰。作为地球上最复杂的汉语文学,唐诗宋词成为世界古典文学里一颗最灿烂耀眼的明珠。 唐宋人的贡献包括了诗词格律的音乐化、规范化。唐诗宋词有极其严格复杂的格律,所以,我们国家需要有一些专业人才去终身研究古文字、古汉语、古典文学、古典诗词,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格律。 诗词格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音调、用韵、章法。其中以音调最为重要,用韵为其次。 那什么叫韵呢?每个中国字的发音由声母、韵母所组成的,韵母相同的字称为同韵字。古人没有拼音,为了方便使用,只能把若干同韵字组成韵部,并把具有代表性的字作为部的名称,而里面全是韵母相同的字。 古人的声调音韵和今人有很大的差异,要研究古诗词声调音韵是非常复杂的。古代没有录音机,后人只能从前人的诗歌作品和有关音韵的书籍去推断。但是,从远古起年代的变迁、地域方言的融合变异使这研究极度困难。 汉语发音从西周到南北朝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南北朝人读先秦文献的时候,发现有许多押韵不和谐的地方了。例如《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上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中的“音”和“南”两个字不押韵,后来的人牵强地改变“南”字的读音使其押韵。北梁人沈重在《毛诗音》中指出:“南:协句,宜乃林反”。他用反切的方法标注他认为正确的读音(用普通话读,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ín)。他这种方法叫做“协韵” (亦称“叶音”)。 隋朝人陆德明认为不应该使用协韵法,因为他认为古代人押韵不严谨,没有必要改正《诗经》的读音。他指出:“沈云协句宜乃林反,今谓古人韵缓,不烦改字”。 到了宋朝,朱熹等人继承发展了南北朝的协韵法,系统地改正《诗经》和《楚辞》里所谓“不和谐”的韵脚字的读音。他们把读音脱离时空固化了,把韵的使用绝对化了,认为古人写诗都严格,认为古人对韵脚字可以临时改读,导致了错误的分析。 宋朝吴棫、郑庠、项安世、程迥等人对古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后代的学者开辟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径。 明代音韵学家陈第反对宋人叶韵说,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观点,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谬误。 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学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他继承了陈第的学说,认为“古诗无叶音”,并发明了“离析唐韵”的研究方法,旨在恢复古代汉语的发音。他奠定了上古音研究的基础,一直到今天,他的“离析唐韵”仍然是上古音构拟的原则之一。 字的读音除了有韵之分,还有声调之分。今天普通话规定了第一字调(现名阴平)、第二字调(现名阳平)、第三字调(现名上声)和第四字调(现名去声),(“儿化”“轻声”等读音变异例外)。但唐人对声调的划分却不同,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即所谓“四声”。“平仄”就是四声的简单化归类:平就是平声,仄包括了上声、去声和入声三个声调。 现代的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在普通话的体系下可以认为,阴平和阳平属于平声,上声和去声属于仄声。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的方言里都还保存着入声。在普通话的体系下,入声字已经分别归属于入声字变为去声、阳平,也有归属于阴平、上声的。 普通话也没有全浊声母,只有“全清、次清、次浊”三类,其中b、d、g、j、x、zh、sh、z、s是全清音,p、f、t、k、h、q、ch、c是次清音,m、n、l、r、y、w是次浊音(以上都是按汉语拼音标注)。全浊字与入声一样,已经在普通话中消亡了。 历代的韵书把同一声调内的同韵字归为一个韵目,各以一个代表字加序号命名,比如上平一东、入声一屋等等。 诗不是写的,是吟出来的,是唱的。从唐代起,诗词发展了极其严格的韵律,特别是对平仄的要求,一般是不准许违背的。所以今人仿作,如果不依平仄,也不依古韵,只能称作“打油诗”。如果想仿作古诗,比如五古、七古,反而要避免有太多的律句,以求格调高古。但如果做格律诗词,那是必须务必严格遵守规则的。 既然诗是吟唱而生,词诗是填写而成,那么人们必然是依附他们那个年代和那个地区的方言的。古代交通不便,语言的差异很大,我相信所有的诗家词人都带有一定的方言,而且,随着年代的推移、文化的交流、地方语言之间的融合变异,复杂性就更大了。我也相信,唐宋人写诗词,大都不会苛求更古老的音韵,而是各自依照本地当时代的发音去写、去配曲的。即便是参照韵书,那韵书的根基也来源于诗人词家的方言。 如果我们用现代的普通话来朗诵唐诗宋词,往往会觉得平仄错了,甚至用用韵也错了。律句对平仄的要求非常严格,例如“当春乃发生”句中的“发”字,唐代是入声字,与“春”字平仄相错,但如果用普通话来读,“入声”已经消失,读阴平,显然与平仄格律相抵触。又如唐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其中的“期”和“儿”似乎没有押韵,但“儿”用吴语发音,是“ni”,实际上是押韵的。我的家乡在无锡,我说家乡话“儿子”就读成“nize”,而非“erzi”。 确实,专业人士研究古诗词,必须研究历代诗歌的发展史,了解唐韵,研究各个朝代方言的变化,研究古音韵的变化。而今人弄诗填词,必须符合格律,但惟独发音,我认为不必再依照古韵了。 另外,有四点理由: (1)如果刻意要求今人仿作格律诗词,必须依照韵书,那不符合今人的标准发音,否则怎么顺利地颂读吟唱呢?那也违背了诗词吟唱而成的创作原则了,势必流于文字游戏。 (2)宋人不依秦韵,清人有别唐韵,唐宋诗人词家如果苛求上古的读音,那么还能出现盛唐繁华的诗坛吗?还能出现南北宋繁华的词坛吗?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批评古人作诗词为什么不选用最最古老的发音,也不能批评古人为何不统一方言,在交通发达、媒体通用、人流宏大、普通话推广的今天,要让格律诗词获得新生和发展,就不宜提倡按古代的读音创作,不宜提倡按古韵书选字。 (3)今人模仿写古体诗词,即使严格按《词林正韵》选字,即使格律规范,也难以表达出现代社会的意境和风味,总给人“东施效颦”之感,你水平再高、研究再深,未必能“正统”到进入古人的境界。 (4)其实声调的束缚远大于章法的束缚,放弃追求古老死亡的读音,有利于减轻格律的束缚,有利于格律诗词的新生。 前几天,[中华诗词报]对我的《五绝·山雪》提出很专业的意见,因为我把古入声字“白”按现代普通话的阳平的发音使用了,建议我修改后推送。为此我提出可以按现代人的读音来写的,并请求他们给以答复赐教。[中华诗词报]要求我注明“新韵”,否则要按“平水韵”改写。一字之改,谈何容易,即使勉强修改,原作的韵味意境也没有了。何况我是依新韵而作,没有修改的必要。当然,我们以后创作、推送古体诗词,必须注明新韵或平水韵。 总之,祖国的文学宝库需要很多专业人员来进一步发掘,古典文学需要他们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采集、整理、分析、研究、校核、辨析、修订、补缺、求证、评注、收藏、保管、出版、发行。当然也需要由一群精通古典文学的学者来带动古典文学的发展,给古体诗词赋予新的生命。 作为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我深感自己缺乏古典文学的专业底蕴,要硬装成文人墨客,张口“之乎者也”,闭口古风古韵,反而要给人感觉到面目可憎。而另一方面不能不看到,更多地了解古代的韵书、了解诗词的格律,熟悉古典文学的语法,是更好地赏析古典文学的必要条件。 我不提倡大量写古诗词,不仅格律太艰深,而且时代变了,要“装”出那样风味来,确实太难太难。所以以赏鉴为主,偶尔兴来,填上一首“打油”的,也必须绞尽脑汁,苦思冥想,而且绝对不能发表的。所以,我有个原则,实在写不出严格符合新旧韵律的作品,宁可不写古诗词,宁可写现代诗。 所以我倡导青年朋友学好现代汉语,提倡健康的文风。文章要有内容有新意,不要无病呻吟或耸人听闻,更不要敏感的话题做文字游戏;主题须鲜明,层次要分明,分段要合理,特别要讲究自然段的分割;力求文字的规范化,力求语言的准确、通俗、精练,屏弃文字的生造堆砌,避免莫名其妙、故作姿态的语言表述;准确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我们还应当提倡学习古汉语知识,以便更好地赏鉴古典文学。即使偶尔要模仿写古体诗词,不妨抛弃唐宋的发音或更古老的方言,更不宜使用现代方言,应当使用现代汉语拼音的标准发音,但必须合乎格律章法。
写两句关于瀑布的诗句有哪些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3、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白玉蟾《三叠泉》
4、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朱_《念奴娇》
5、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6、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徐凝《庐山瀑布》
7、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王勃《郊园即事》
8、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范仲淹《瀑布》
1. 有没有两句关于描写瀑布的诗,
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其一曰: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明代李梦阳也为庐山瀑布写过一首诗《开先寺》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绝句 ----宋 王安石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朝诗人张九龄)庐山瀑布 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三叠泉》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飘雪楼。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卷天宇。······元代诗人赵孟頫 《水帘泉诗》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元代杨维《庐山瀑布谣》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蔡元培:天台之瀑一大胜,雁荡之瀑长者优。天下之瀑十有九,最好唯有大龙湫。
阮元:云烟雨雪银河虹,玉尘冰縠湖珠帘栊。万象变幻那足比,若涉拟议旨非工。
袁枚的《大龙湫》一诗: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布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初疑天孙工织素,雪梭抛掷银河边。
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谁知乃是风水相摇荡,波回澜卷冰绡联。
分明合并忽分散,业已坠下还迁延。有时轻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盘旋;有时日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宣。
王十朋有诗咏梅雨瀑之独特风光,诗曰:灵源东接雁池遥,裂石崩崖下九霄。云断青天倚长剑,月明泉室挂生绡。
江声雨势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饶。休勒移文北山去,他年来赴石梁招。
或者纯粹关于瀑布的比较出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戏徐凝瀑布诗》。
2. 有没有两句关于描写瀑布的诗,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两首,其一曰: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
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明代李梦阳也为庐山瀑布写过一首诗《开先寺》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绝句 ----宋 王安石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朝诗人张九龄)庐山瀑布 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宋代诗人白玉蟾的《三叠泉》缘溪深入桃花坞,紫霞隐隐幽禽语。
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落日衔山红影湿,冷云抱石苍崖古。
激回涧底散冰花,喷上松梢飘雪楼。点点溅湿嫦娥衣,潭潭下有扶桑府。
朝来似展朝天带,夜半如闻捣药杵。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万古。
广寒殿上银蟾飞,水晶宫中玉龙舞。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
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欲寻当下点额蛟,但见天上拉肠鼠。
溶溶浸湿一潭霜,滴滴结冻千年乳。月照神珠洒翠麟,风吹天粟沾苍虎。
瑶虹界碧翻地轴,铁马盘涡卷天宇。······元代诗人赵孟頫 《水帘泉诗》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
元代杨维《庐山瀑布谣》银河忽如瓠子决,泻渚五老之峰前。我疑天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田。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冷渊。
蔡元培:天台之瀑一大胜,雁荡之瀑长者优。天下之瀑十有九,最好唯有大龙湫。
阮元:云烟雨雪银河虹,玉尘冰縠湖珠帘栊。万象变幻那足比,若涉拟议旨非工。
袁枚的《大龙湫》一诗: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布兜罗绵。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
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初疑天孙工织素,雪梭抛掷银河边。
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谁知乃是风水相摇荡,波回澜卷冰绡联。
分明合并忽分散,业已坠下还迁延。有时轻舞工作态,如让如慢如盘旋;有时日光来照耀,非青非红五色宣。
王十朋有诗咏梅雨瀑之独特风光,诗曰:灵源东接雁池遥,裂石崩崖下九霄。云断青天倚长剑,月明泉室挂生绡。
江声雨势三秋急,雪片冰花五月饶。休勒移文北山去,他年来赴石梁招。
或者纯粹关于瀑布的比较出名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戏徐凝瀑布诗》。
3. 描写瀑布的古诗描写瀑布的古诗有哪些描写瀑布的古诗有不少,著名的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张九龄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和《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全诗如下: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全诗如下: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是唐代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诗。
全诗如下: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4. 描写瀑布的诗句有哪些1、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2、孟浩然(唐代) - 《彭蠡湖中望庐山》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译文: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
3、李白(唐代)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译文: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4、冯云山(清代) - 《咏瀑布》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译文: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
5、徐凝(唐代) - 《庐山瀑布》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译文: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6、朱栴(明代) - 《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译文:万仭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7、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译文: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5. 关于瀑布的诗句有哪些瀑布的诗句
1、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王安石《绝句》
2、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范仲淹《瀑布》
3、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4、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王安石《咏千丈岩瀑布》
5、飞泉三叠绝倚旁,坐观一洗尘氛怀。——蒋士铨《开先瀑布》
6、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7、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黄培杰《犀潭飞瀑挂崖阴》
8、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9、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
10、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
11、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12、瀑布半天上,飞响落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李梦阳《开先寺》
13、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辛弃疾《沁园春》
14、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白玉蟾《三叠泉》
15、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沈德潜《月夜渡江》
16、心益闲。无论漱琼液,且得洗尘颜。但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李白《望庐山瀑布》
17、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王勃《郊园即事》
18、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
19、天机织罢月梭闲,石壁高垂雪练寒。冰丝带雨悬霄汉,几千年晒未干。露华凉人怯衣单。似白虹饥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乔吉《水仙子·重观瀑布》
20、匡庐瀑布天下称奇绝,何如白水河灌犀牛潭;银汉倒倾三叠而后下,玉虹饮涧百丈那可探;声如丰隆奋地风破碎,涛如天孙织锦花口口。——田雯《白水河放歌》
6. 写瀑布的诗句有哪些●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唐·王勃《郊园即事》断山:悬崖峭壁。画障:贴画的屏风。
悬溜:悬流的瀑布。鸣琴:形容瀑布之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银河:天河。
九天:天的极高处。极写庐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飞泉的白,是写瀑布的名句。
充分展示诗人豪宕的胸怀。●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倾泻和洁净:风吹不散,银白如空。●瀑布天落,半与银河争流,腾虹奔电,潈射万壑,此宇宙之奇诡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从侄专游庐山序》潈(cóng)射:喷射。壑:土沟。
奇诡:奇妙怪异。描写庐山香炉峰瀑布的奇观。
●水悬三尺,泻阶隅,满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唐·白居易《庐山草堂记》隅:角落。
昏晓:黄昏、拂晓。练:白绸。
环佩:身上饰玉。筑(zhù):弦乐器。
描写瀑布,绘声绘色。●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弃疾《沁园春》前两句描写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倾落,水花万点;后两句形容横跨在溪流上的板桥如一弯新月。●似白虹饮涧,玉龙下山,晴雪飞滩。
元·乔吉《双调水仙子·重观瀑布》饮涧:形容瀑布拱身之状。连用三个比喻,极写瀑布的动态。
●自天飞下龙涎,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
练:白色丝物。想象、描写、夸张,三管齐下写瀑布的水势、流速、颜色。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唐]李白《庐山谣》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
——[清]沈德潜《月夜渡江》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北宋]范仲淹的《瀑布》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罗汉如相招。——[清]袁枚《到石梁观瀑布》瀑布之水源何来,划然下裂长峰开。
下士目骇自天落,绝顶乃有千盘回。青山断缺耸双剑,元气直泻岩头摧。
飞流已出不肯下,一线中折分潆洄。隐现数折蓄精锐,失势一落如奔雷。
跳波乱击潭水立,怪物潜伏宁髻顋。音声顷刻逐千变,万马赴敌金鼙催。
天光半壁照空谷,此地万古无阴霾。峰顶积雪挂千仞,山中猿鹤犹惊猜。
银花下散布水台,混沌凿破山根隈。擘窠大字洗不尽,铁画满地镌青苔。
太白已往老坡死,我辈且乏徐凝才。恶诗走笔不敢写,册亭煮汲烧松钗。
来朝竹杖青芒鞋,凌风踏碎烟云堆。飞泉三叠绝倚旁,坐观一洗尘氛怀。
——[清]蒋士铨《开先瀑布》万里水汇一水大,訇訇声闻十里外。岩口逼仄势更凶,夺门而出悬白龙。
龙须带雨浴日红,金光玉色相荡舂。雪净鲛绡落刀尺,大珠小珠飘随风。
风折叠之绘变相,三降三升石不让。——[清]严遂成《白水岩瀑布》禹功疏凿最先径,一线奔流若建瓴。
石堑横分薄烟雾,天瓢倒海吼雷霆。——[清]崔光笏《壶口》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
——[明]陈维藩《壶口秋风》云烟雨雪银河虹,玉尘冰縠珠帘栊。万象变幻那足比,若涉拟议旨非工。
——[清]阮元在《大龙湫歌》飞帘如玉帘,直下数千尺,新月如帘钩,遥遥挂碧空。——[元]赵孟頫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布兜罗绵。
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与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初疑天孙工织素,雪梭抛掷银河边。继疑玉龙耕田倦,九天咳唾唇流涎。
——[清]袁枚的《大龙湫》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宋]王安石《咏千丈岩瀑布》九层峭壁划青空,三级鸣泉飞暮雨。
——[宋]白玉蟾《三叠泉》翠屏横截万里天,悬水落成千丈玉。——[元]王季文《九华谣》尚疑银河忽溃决,还惊长鲸吸百川。
水帘横空垂不卷,万斛雪浪涌山根。——[清]黄休仲《咏潮音瀑》。
7. 描写瀑布的诗句有哪些1、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译文: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2、孟浩然(唐代) - 《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译文:香炉峰升起一轮红日,飞瀑映照幻化成彩虹。3、李白(唐代)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译文: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4、冯云山(清代) - 《咏瀑布》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译文:瀑布从高高的悬崖上凌空倾泻而下,穿透了天空和地面,化作了一泓深潭,一道溪涧,它作出这一壮举该要冒多大风险,要付出多少辛劳啊!然而,为了奔赴目的地,它却勇往直前,奋不顾身,不辞辛劳。5、徐凝(唐代) - 《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译文: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6、朱栴(明代) - 《念奴娇·雪霁夜月中登楼望贺兰山作》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译文:万仭雪峰如画,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7、李白(唐代) -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译文: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8. 描写瀑布的古诗有哪些1、李白
望庐山瀑布
作者: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作者: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 。
3、瀑布
作者: 施肩吾
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
4、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作者: 张九龄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
5、庐山瀑布
作者: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今古 一作:千古) 。
6、瀑布
作者: 章孝标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沧溟晓喷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全文是什么啊?怎么理解?详细一点的解释!!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出自《前赤壁赋》,全文如下: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2、全文翻译详解(与上文文段一一对应)
译文:
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我的情思)浩荡,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应声高歌。歌中唱道:“桂木船棹呵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
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苏轼说:“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于是同伴高兴的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拓展知识1、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着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一个女生明明喜欢一个男生,为什么嘴上不说出来呢?
一、喜欢你的女生多半性格内向。
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不会与外人说太多的话,在爱情里同样如此,因为她们的性格本就矜持,所以对于这些喜欢的感情就会变得难以启齿,这一份喜欢却是纯洁的,不含杂质的。
内向的女生往往内心的情感特别的细腻,如果暗恋上了你,那么她对你就会有莫大的付出与奉献。
虽然内向的女生和外向的女生相比不会那么活泼,但是她们却宁静且温柔,能在无时无刻给你最温暖的感觉。
二、喜欢你的女生希望让自己变得更加的优秀。
很多暗恋的女生不愿把内心的喜欢说出口,其中有个原因就是感觉自己配不上对方。
可能因为对方太过的耀眼,太过的优秀,太过有才华,所以很怕把这一份暗恋所销毁,很怕得到不好的结果,那么这个时候她在偷偷喜欢你的同时,也暗自下定决心,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让自己能够配得上你,不拖你的后腿。
这样的女生是真心在为对方所考虑的,是最在乎对方的感受的,所以男生一定要好好把握。
三、喜欢你的女生内心受过伤害。
很多女生如果以前在爱情里尝到了苦果,受过了伤害,那么她对这份情感就会产生恐惧。
虽然她对你的感觉是喜欢的,是充满爱意的,但是她还是怕说出口。她怕这份感觉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或者是在她受伤的心灵上雪上加霜,所以她默默的暗恋着却不告诉你。
对爱情产生了恐惧,就会害怕爱情的到来,但是却抑制不住内心的感觉,那么这段暗恋往往也会无疾而终。
女生感情是温暖且含蓄的,不是所有的爱都会说出口,但是所有的爱都会在行动上表达出来,在细节上体现出来。人口中说不出来的话,总会在手中慢慢的展现出来。
很多时候,一旦女生的心中生出了喜欢的感觉,那么她对男生的感情就会变得盲目起来。这也迎合了人们所说的爱情中的女生智商皆为负数,为你默默的付出,当她对你做出了无微不至的关怀,那么你就能感受到她对你的喜欢。
这一种喜欢是不含任何杂质的,是不含任何目的的,只是希望能和你每天都在一起,能感觉到人生就像照进了光芒。当一个女生喜欢你,却不告诉你的时候,其实她的内心是幸福的。
关于“是谁发明的古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1863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 玉轮碾平芳草,半面恼红妆。
-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 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艳景似残秋
-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