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诗句(形容“书房”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诗句(形容“书房”的诗句有哪些?)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27    点击:  119 次

关于诸葛亮的典故诗句

网上有关“关于诸葛亮的典故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形容“书房”的诗句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诗句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诸葛亮的故事或诗句

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孔明借东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 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修竹交加列翠屏,四时篱落野花馨;床头堆积皆黄卷,座上往来无白丁; 叩户苍猿时献果,守门老鹤夜听经;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挂七星。 庐中先生独幽雅,闲来亲自勤耕稼: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

一天风雪访贤良,不遇空回意感伤。冻合溪桥山石滑,寒侵鞍马路途长。

当头片片梨花落,扑面纷纷柳絮狂。回首停鞭遥望处,烂银堆满卧龙冈。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高皇手提三尺雪,芒砀白蛇夜流血;平秦灭楚入咸阳,二百年前几断绝。 大哉光武兴洛阳,传至桓灵又崩裂;献帝迁都幸许昌,纷纷四海生豪杰。

PS.参考资料为诸葛亮的百科

参考资料:

?wtp=tt。

3.关于诸葛亮的典故和名言

有关诸葛亮的诗 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阁夜 唐·杜甫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咏怀古迹 唐·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卧龙 明·佚名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丞相当年曾驻马; 江山终古此蟠龙。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

——顾孝廉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许先帝驰驱来连吴会; 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 ——刘忠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风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带水; 云霄如在,寓公为集草堂资。

——陈宗濂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卧龙如何作,愿为我翦除他族,开济清时。 ——冯梦华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慕纶巾羽扇风流,俎豆维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阳庐舍; 冠钟阜石城名胜,江山依旧,渺矣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词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清·顾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云归大漠随舒卷; 门对寒流自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龙去崇朝作霖雨; 我来高卧想羲皇。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队出郊垧。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梁父吟成高士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真人白水生文叙; 名士青山卧武侯。

——陶澍典诸葛亮题湖南省南阳城楼 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内学七纬,旁通三微。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增色,陋世何妨。

——单家驹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器学潜藏,抱膝长吟田父乐; 经纶跃展,鞠躬尽瘁老臣心。

——吴庆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阙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先生本天下才,世人莫之许也; 数语备当时事,将军岂有意乎。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德深于众,名垂青史,江河行地; 功高于世,声震寰宇,日月经天。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黄剑三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纵论三分天下,审势通策佐先主; 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启后人。 ——胡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张焕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烧博望、平南蛮、出祁山,功垂宇宙; 拼司马、骂王朗、气周瑜,名振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怀忠。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父,可有遗音。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金国钧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县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耕。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一侧,曲吟梁父,千。

4.写出有关诸葛亮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武侯叹〉: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 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罗隐的《筹笔怀古》诗日: 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费良筹。

时来天地难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盖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八阵碛 北宋 苏辙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

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

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 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 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

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 惟余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恸哭杨顒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隆中 宋 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七律·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 南宋 陆游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 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

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 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

尚想忠武公,身任社稷重。 整整渭上营,气已无岐雍。

少须天意定,破贼宁患众。 兴亡信有数,星陨事可痛。

陵边四五家,茆竹居接栋。 手皲纸上箔,醅熟酒鸣瓮。

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 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

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 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

谒诸葛丞相庙 南宋 陆游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锺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游诸葛武侯书台 南宋 陆游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锦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宋 陈与义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半梦半醒中。

有感 南宋 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七律·秋晚即事 元 王冕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

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形容“书房”的诗句有哪些?

1.有关诸葛亮的诗句或典故

有关诸葛亮的诗句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2.关于诸葛亮的名言名句.成语和故事

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

3.有关诸葛亮的成语典故

隆中对, 出师表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白帝托孤 七擒孟获 草船借箭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4.关于诸葛亮的典故,名言,成语

有关诸葛亮的诗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蜀相 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八阵图 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阁夜 唐·杜甫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咏怀古迹 唐·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书愤 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有感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卧龙 明·佚名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有关诸葛亮的对联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赋于诸葛草庐的门联 驽马并麒麟; 寒鸦配鸾凤。

——罗贯中《在国演义》中以除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罗贯中《三国演义》中再以徐庶之口赋咏诸葛亮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代赵藩撰 成都武侯祠“攻心”联 丞相当年曾驻马; 江山终古此蟠龙。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

——顾孝廉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许先帝驰驱来连吴会; 有儒者气象上继伊周。 ——刘忠诚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风景依然,名士曾杭衣带水; 云霄如在,寓公为集草堂资。

——陈宗濂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驻马此重经,莫问渠天发残碑,临硎断阙; 卧龙如何作,愿为我翦除他族,开济清时。 ——冯梦华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祠 慕纶巾羽扇风流,俎豆维新,恍之西蜀祠堂南阳庐舍; 冠钟阜石城名胜,江山依旧,渺矣吴宫花草晋代衣冠。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清凉山驻马坡武侯词 八千余年上下古; 七十二家文字奇。 ——清·顾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云归大漠随舒卷; 门对寒流自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龙去崇朝作霖雨; 我来高卧想羲皇。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 元戎小队出郊垧。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梁父吟成高士志; 出师表见老臣心。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真人白水生文叙; 名士青山卧武侯。

——陶澍典诸葛亮题湖南省南阳城楼 旨寻六家,业窥五际; 内学七纬,旁通三微。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自古宇宙垂名,布衣有几? 能使山川增色,陋世何妨。

——单家驹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清·顾嘉蘅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器学潜藏,抱膝长吟田父乐; 经纶跃展,鞠躬尽瘁老臣心。

——吴庆桐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庵垂两千年,问吴宫魏阙安在; 人居三代下,比商伊周吕何如。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先生本天下才,世人莫之许也; 数语备当时事,将军岂有意乎。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德深于众,名垂青史,江河行地; 功高于世,声震寰宇,日月经天。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地无论宛襄,有诸葛庐自堪千古; 统并存吴魏,读隆中对早定三分。

——黄剑三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纵论三分天下,审势通策佐先主; 长怀一统江山,辅国连治启后人。 ——胡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张焕然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烧博望、平南蛮、出祁山,功垂宇宙; 拼司马、骂王朗、气周瑜,名振古今。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 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怀忠。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抱膝此安居,觉异日桑种成都,殊非本念; 长吟谁与和,问当年曲赓梁父,可有遗音。 ——清·顾嘉蘅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巾扇任逍遥,试看抱膝长吟,高卧尚留名士隐; 井庐空眷念,可惜鞠躬尽瘁,归耕未慰老臣心。

——金国钧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心县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耕。 ——佚名题河南省南阳卧龙岗武侯祠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一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起卧龙。

——佚名题河南省南。

5.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俗语,典故,对联,诗句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这已经够多了吧,希望能帮上你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三足鼎立 作奸犯科 欲擒故纵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一个诸葛亮,稳做中心帐,排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鞠躬尽瘁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一诗绝千古,两表撼后世。

隆中三分策,四火天下惊。 征战耐五将,六出祁山忙。

七擒孟获功,名成八阵图。盖世无双 如鱼得水 思贤如渴 七擒七纵 龙盘虎踞 空城计 既生瑜,何生亮 集思广益 淡泊明志 苟全性命 伏龙凤雏 汉贼不两立 俭以养德 妄自菲薄 任重才轻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巾! 好像是这么写的 相关百科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中国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散文家、发明家。

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诸葛亮青年时耕读于荆州襄阳城郊,地方上称其卧龙,卧龙先生。

受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仕,随刘备转战四方,建立蜀汉政权,官封丞相。223年刘备死后,刘禅继位为蜀汉皇帝,诸葛亮受封爵位武乡侯,成为蜀汉政治、军事上最重要的实际领导者。

辞世后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6.关于诸葛亮的典故成语以及歇后语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有误(雾)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思贤心切 孔明给周瑜看病--对症下药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按兵束甲〗 成语典故: 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案兵束甲〗 成语典故: 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阿斗太子〗 成语典故: 丈夫是个阿斗太子,哪怕你是诸葛亮,也只好叹口气。

高阳《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半筹莫展〗 成语典故: 周瑜虽能用计,岂能出诸葛亮之料乎?略用小谋,使周瑜半筹不展。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八攻八克〗 成语典故: 北敌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闭门思愆〗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来敏传》“坐事去职”自谓能以敦厉薄俗,帅之以义。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比居同势〗 成语典故: 树叶强大,比居同势,各结朋党,竞进憸人。 三国·蜀·诸葛亮《兵要》〖八面驶风〗 成语典故: 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老舍《神拳》第三幕〖闭门思过〗 成语典故: 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 《汉书·韩延寿传》自谓能敦厉薄俗,帅之以义。

今既不能,表退职,使闭门思愆。 三国·蜀·诸葛亮《黜来敏教》〖不求闻达〗 成语典故: 不求闻达于诸候。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不知所言〗 成语典故: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不知所云〗 成语典故: 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成败利钝〗 成语典故: 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迟回观望〗 成语典故: 上孜孜图治,求言诏屡下,而诸臣迟回观望者,皆以从前言事诸葛亮臣,一经惩创,则流徙永锢,相率以言为戒耳。

《清史稿·李森先传》〖除患宁乱〗 成语典故: 除患宁乱,克复旧都。 三国·蜀·诸葛亮《后主出军诏》〖草庐三顾〗 成语典故: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豺狼之吻〗 成语典故: 使百姓困于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淡泊明志〗 成语典故: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三国·蜀·诸葛亮《戒子书》〖德薄任重〗 成语典故: 德薄任重,惨惨忧虑。 三国·蜀·诸葛亮《坐上与杜微书》〖顶头上司〗 成语典故: 邹韬奋《抗战以来·“诸葛亮”和“阿斗”搏斗》:“对于我们的‘顶头上司’,也以极诚恳的态度,商量挽救这一个文化堡垒的办法。”

〖二三其节〗 成语典故: 语曰奕者举棋不定犹不胜其偶,况量君之才否而二三其节,可以摧服强邻,囊括四海者乎?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孙盛曰〖二桃三士〗 成语典故: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三国·蜀·诸葛亮《梁甫吟》〖方寸已乱〗 成语典故: 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伏龙凤雏〗 成语典故: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

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 裴松之注引《襄阳记》〖非学无以广才〗 成语典故: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负阻不宾〗 成语典故: 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固壁清野〗 成语典故: 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北齐书·李浑传》〖苟全性命〗 成语典故: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肝心若裂〗 成语典故: 腾用伤悼,肝心若裂。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豪杰并起〗 成语典故: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虎踞龙盘〗 成语典故: 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帝王之宅。’ 晋·吴勃《吴录》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唐·雍陶《河阴新城》诗〖好尚不同〗 成语典故: 人各有好尚。 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汉贼不两立〗 成语典故: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军不血刃〗 成语典故: 故鸣条之役,军不血刃,牧野之师,商人倒戈。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语典故: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 成语典故: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成语典故: 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

诗词名句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醴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

1、[宋]?章鉴《杭山八景》

原文选段:

万个长松覆短墙,碧流深处读书房。

释义:

不计其数的松树种满了矮墙旁边,绿水的深处就是书房了。

2、[宋]?周敦颐《读易象》

原文选段:

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释义:

在书房认真的读书其他繁多的事物都放到一边,晴风和日丽青草旺盛天气很温暖。

3、[明]?陈祯《忆萧山故友》

原文选段:

西风吹雨暗书房,每忆萧山别意长。

释义:

西边刮来了风下起了雨,云雾笼罩下书房很幽暗,每次回忆起萧山的往事就特别的意味悠长。

4、唐 ·刘禹锡《陋室铭》

原文选段: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释义: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5、宋·陆游《岁暮》

原文选段:

书房偷得蜗庐样,仅仅能容老病身。

释义:

书房就像蜗牛壳一样小,只能容下我这个又老又病的身躯。

形容“群英荟萃”的诗句有哪些?

《双调蟾宫曲·咏史》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这是元代蒙古族散曲家阿鲁成所作的一首咏史的作品,写的是三国鼎立的历史事实。

这支曲首先分层次地叙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军南下,在战舰上饮酒赋诗,舞槊高歌,何其豪迈!儒将周瑜舰阵整严,借得东风火烧赤壁,大挫曹军气势,多么不可一世!诸葛亮刚刚出山,就大摆“八卦阵”,打了出山后的第一次大胜仗,又何其斗志昂扬!最后一句是说经赤壁一战,确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孙权争得了与曹操并立抗争的地位。

从当时形势看,曹操独霸天下似乎已成定局,然而在大势所趋的情况下,吴、蜀竟然争得与曹魏鼎立的地位,这不能不说是了不起的大事。作者在此没有提曹魏,而是提到“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很明显是在有意识地赞颂刘备和孙权,通过对西蜀和东吴敢于与强大的曹操对抗的历史事件的追述,赞颂了他们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这应该就是作品的思想倾向所在。

1、马上作

朝代-明代 ?作者 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 一作:边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译文如下:

驰聘疆场、转战南北是为了报答皇上对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边关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带着兵器骑着战马在疆场上度过的。

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朝代宋代 ? 作者辛弃疾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如下: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代: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回想当年,他领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时候是何等威猛!

4、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壮志 一作:壮士;兰山缺 一作:兰山阙)

译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5、蜀相

唐代: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 一作:频繁)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写出有关诸葛亮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

死诸葛吓走活司马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武侯叹〉: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

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陆游: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罗隐的《筹笔怀古》诗日:

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费良筹

时来天地难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盖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八阵碛

北宋 苏辙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

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

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

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

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

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

惟余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恸哭杨颙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隆中

宋 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七律·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

南宋 陆游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

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

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

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

尚想忠武公,身任社稷重

整整渭上营,气已无岐雍

少须天意定,破贼宁患众

兴亡信有数,星陨事可痛

陵边四五家,茆竹居接栋

手皲纸上箔,醅熟酒鸣瓮

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

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

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

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

谒诸葛丞相庙

南宋 陆游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锺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游诸葛武侯书台

南宋 陆游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锦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宋 陈与义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半梦半醒中

有感

南宋 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七律·秋晚即事

元 王冕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

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一切有关诸葛亮的诗句

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

唐 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五绝·八阵图

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五排·诸葛庙

唐 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五古·先主武侯庙

唐 岑参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五绝·武侯庙

唐 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七律·咏怀古迹五首 (后二首)

唐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五律·哭吕衡州六首 (前三首)

唐 元稹

气敌三人杰,交深一纸书。

我投冰莹眼,君报水怜鱼。

髀股惟夸瘦,膏肓岂暇除。

伤心死诸葛,忧道不忧余。

望有经纶钓,虔收宰相刀。

江文驾风远,云貌接天高。

国待球琳器,家藏虎豹韬。

尽将千载宝,埋入五原蒿。

白马双旌队,青山八阵图。

请缨期系虏,枕草誓捐躯。

势激三千壮,年应四十无。

遥闻不瞑目,非是不怜吴。

七绝·上卿翁请修武侯

唐 杜甫

大贤为政即多闻,刺史真符不必分。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五排·武侯庙古柏

唐 李商隐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

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

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

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是日至下马碛憩于北山

宋 苏轼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吏士寂如水,萧萧闻马楇。

公才与曹丕,岂止十倍加。

顾瞻三辅间,势若风卷沙。

一朝长星坠,竟使蜀妇髽。

山僧岂知此,一室老烟霞。

往事逐云散,故山依渭斜。

客来空吊古,清泪落悲笳。

题定力院壁

北宋 王安石

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遥见夕阳舂。

思量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八阵碛

北宋 苏辙

涨江吹八阵,江落阵如故。

我来苦寒后,平沙如匹素。

乘高望遗迹,磊磊六十四。

遥指如布棋,就视不知处。

世称诸葛公,用众有法度。

区区落褒斜,军旅无阔步。

中原竟不到,置阵狭无所。

茫茫平沙中,积石排队伍。

独使后世人,知我非莽卤。

奈何长蛇形,千古竟不悟。

惟余桓元子,久视不能去。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恸哭杨颙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诸葛武侯

北宋 王安石

汉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黄。

群盗伺昏黑,联翩各飞扬。

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掉头梁甫吟,羞与众争光。

邂逅得所从,幅巾起南阳。

崎岖巴汉间,屡以弱攻强。

晖晖若长庚,孤出照一方。

势欲起六龙,东回出扶桑。

惜哉沦中路,怨者为悲伤。

竖子祖余策,犹能走强梁。

隆中

宋 苏轼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七律·书愤

宋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谒汉昭烈惠陵及诸葛公

南宋 陆游

雨止风益豪,雪作云不动。

凄凉汉陵庙,衰草卧翁仲。

画妓空笙竽,土马阙羁鞚。

壤沃黄犊耕,柏密幽鸟哢。

尚想忠武公,身任社稷重。

整整渭上营,气已无岐雍。

少须天意定,破贼宁患众。

兴亡信有数,星陨事可痛。

陵边四五家,茆竹居接栋。

手皲纸上箔,醅熟酒鸣瓮。

虽嗟生理微,亦足逭饥冻。

刘葛固雄杰,阅世均一梦。

论高常近迂,才大本难用。

九原不可作,再拜临风恸。

谒诸葛丞相庙

南宋 陆游

汉中四百天所命,老贼方持太阿柄。

区区梁益岂足支,不忍安坐观异姓。

遗民亦知王室在,闰位那干天统正。

公虽已没有神灵,犹假贼手诛锺邓。

前年我过沔阳祠,再拜奠俎衰泪迸。

洁斋请作送迎诗,精忠大义神其听!

游诸葛武侯书台

南宋 陆游

沔阳道中草离离,卧龙往矣空遗祠。

当时典午称猾贼,气丧不敢当王师。

定军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风想像梁甫吟,尚忆幡然答三顾。

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

世上俗锦宁办此,高台当日读何书

邓州西轩书事十首

宋 陈与义

诸葛经行有夕风,千秋天地几英雄。

吊古不须多感慨,人生半梦半醒中。

有感

南宋 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

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

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

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七律·秋晚即事

元 王冕

十年湖海挟飞仙,今日凭高思窅然。

关北又添三尺雪,江南别是一般天。

紫髯老将悬清梦,白面儿郎减少年。

说与南阳诸葛道,草庐虽好莫贪眠。

五律·渭河道中 其二

元 王冕

披雾青天近,梳头白发明。

山河千古恨,风雨五更情。

塞北浮云惨,关中王气清。

草庐诸葛在,未得话平生。

词·满江红

宋 吴潜

岳后湘灵,曾孕个、擎天人物。

临古岘、纶巾羽扇,笑驱胡羯。

护塞十年高叔子,出师一表侪诸葛。

有孤忠、分付与佳儿,真衣钵。

刘家骥,驰空阔。

薛家凤,飞横绝。

比君家兄弟,可能豪杰。

草木声名如电扫,毡裘心胆闻风折。

待安排、江汉一篇诗,归来说。

词·满江红 送李正

南宋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豢袄氡稹,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攻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革是〕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沔县谒武侯祠

近代 老舍

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

三分未竟贤臣志,一表应怜庸主师!

大汉衣冠余百劫,中原烽火似当时;

死而后已同肝胆,海内飞传荡寇旗!

诸葛武侯祠对联:

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

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

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关于“关于诸葛亮的典故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25926.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