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苏轼赞美惠州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苏轼赞美惠州的诗句(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5-29    点击:  466 次

苏轼赞美惠州的诗句

网上有关“苏轼赞美惠州的诗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苏轼关于惠州诗句

苏轼关于惠州诗句 1. 苏东坡在惠州写的诗句

绍圣元年十一月,苏东坡住在惠州水东的嘉佑寺,当他看到 松风亭下盛开的梅花,禁不住写下了他的第一首梅花诗:《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 盛开》: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延虫雨 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尊。

第二首,《再用前 韵》:?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纷纷初疑月挂树,耿耿独与参横昏。?

先生索居江海上,悄如病鹤栖荒园。?

天香国艳肯相顾,知我酒熟诗清温。?

蓬莱宫中花鸟使,绿衣倒挂扶桑暾。?

抱丛窥我方醉卧,故遣啄木先敲门。?

麻姑过君急扫洒,鸟能歌舞花能言。?

酒醒人教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

第 三首是《花落复次前韵》:

玉妃谪堕烟雨村,先生作诗与招魂。?

人间草木非我对,奔月偶桂成幽昏。?

暗香入户寻短梦,青子缀枝留小园。?

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

松明照座愁不睡,井华入腹清而暾。?

先生年来六十化,道眼已入不二门。?

多情好事馀习气,惜花未忍终无言。?

留连一物吾过矣,笑领百罚空垒尊。

惠州一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游惠山(并叙)

余昔为钱塘倅,往来无锡未尝不至惠山。即去五年,复为湖州,与高邮秦太虚、杭僧参寥同至,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所赋诗,爱其语清简,萧然有出尘之姿,追用其韵,各赋三首。

梦里五年过,觉来双鬓苍。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俯窥松桂影,仰见鸿鹤翔。炯然肝肺间,已作冰玉光。虚明中有色,清净自生香。还従世俗去,永与世俗忘。

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嘉我二三子,皎然无缁磷。胜游岂殊昔,清句仍绝尘。吊古泣旧史,疾谗歌小旻。哀哉扶风子,难与巢许邻。(谓窦群。)

敲火发山泉,烹茶避林樾。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吾生眠食耳,一饱万想灭。颇笑玉川子,饥弄三百月。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一瓯谁与共,门外无来辙。

赠惠山僧惠表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欹枕落花馀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橘杨梅尚带酸。

焦千之求惠山泉诗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或鸣空洞中,杂佩间琴筑。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瓶罂走四海,真伪半相渎。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赤泥开方印,紫饼截圆玉。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2. 苏东坡写过哪些有关惠州的诗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据元代龙辅《女红余志》记载,惠州有一温姓女子名超超,到了十五岁都不肯嫁人。当听说东坡到了惠州,才欢喜地说:“这才是我的夫婿。”天天徘徊在苏轼的窗外听他吟诗作赋。后来,苏轼发觉超超对自己的仰慕之情,恐有不便之处,就匆匆离开了惠州。

数年后他故地重游,听人说超超已死,葬在沙地里,悚然动容,为她写了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3. 苏轼在惠州的诗

苏轼寓惠期间,共创作诗187首,词18首。

这些诗词较深刻地体现了他晚年的政治观点、思想实质和人生态度。展卷重读,浅为探析。

苏轼寓惠诗词深刻地反映出他被贬后思想上已经发生变化。苏轼生长在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祖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教育与熏陶,因而“奋厉有当世志”。

(《东坡先生墓志铭》)他少年时代就表示要坚持反对宦官专权误国的东汉名士范滂作为学习的榜样。(据《宋史》)在他赖以考取进士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中,也大赞尧舜禹汤文武等名君之治,反映出他要“致君尧舜上”的雄心宏愿。

他在朝中所写的许多策论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当他看到朝廷党争激烈,互相倾轧,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并且屡遭贬谪之后,思想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屡见于他的寓惠诗词作品中。他喟叹道:“我今身世两相违,西流白日东流水。”

(《寓居合江楼》)“誓将闲送老,不著一行书。”(《无题》)“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世。”

(《迁居》)这些诗句表明,他当年的经世济时之志,现在已转化为“乐天知命”的思想。这种变化还集中表现在他40多首的“和陶诗”中。

他在这些诗中写道:“我饱一饭足,薇蕨补食前。……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

可见他已改变初衷,厌倦官场,羡慕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了。 苏轼热爱惠州山水,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反复咏叹,认为“此邦宜住玉堂仙”。

他一到惠州,地方长官便待以殊礼,请他住进三司衙内的合江楼。他开窗暸望,立即写诗赞道:“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

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安居之后,遍览本州风物。

他爱罗浮山、汤泉、白水山、更爱西湖。他夜游西湖往往“逮晓乃归”,感受弥新。

其《江月五首》首章写道:“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

(按:此两句是说惠州西湖可与杭州西湖媲美)冰轮横海阔,香雾入楼寒。停鞭且莫上,照我一杯残。”

月明之夜,物我皆忘,把自己融入西湖的景色中了。 苏轼热爱人民,关心民瘼,与普通老百姓息息相通,“杖履所及,鸡犬皆相识。”

这在他的寓惠吟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夜访翟秀才时写道:“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

“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4b893e5b19e31333166346137村舂自往还。”绍圣二年三月,他游览白水山佛迹岩,在归途中遇到一位80多岁村叟,便与之畅谈,老者热情地请他饮酒,并约他待荔枝成熟时再来一游。

随后他便写诗记其事:“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寓惠期间,苏轼为惠州人民做了不少好事,如助建东新、西新二桥,倡建水碓 ,推广秧马,呈请改革税赋缴纳办法等等,足见他不是在诗歌中玩弄文字,空喊口号,而是出于真情实感。

他在惠写成的光照千古的《荔支叹》,是其“民为贵,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之句,也不是姑妄言之。

苏轼寓惠诗词视野开阔,题材多样,自然酣畅,挥洒自如,但也夹杂着庄子、佛老思想的消极成分。不过,他感悟的一些人生哲理,对人们是有一定启迪作用的。

早在他谪居黄州时,在《前赤壁赋》中就借曹操的故事并托客言作了第一次的阐述:“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喟叹人生须臾,事业有极。及谪惠州,他亦往往把这一哲理写入诗词中。

例如《和陶咏三良》诗云“仕宦岂不荣,有时缠忧悲。”《西江月》词云:“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说明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人生道路充满了曲折与坎坷,我们应当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慨当以慷,泰然处之,才不至于心为形役。

4. 关于描写惠州的诗句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绍圣元年十一月,苏东坡住在惠州水东的嘉佑寺,当他看到 松风亭下盛开的梅花,禁不住写下了他的第一首梅花诗:《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 盛开》: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延虫雨 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尊。

5. 描写“惠州”的诗句有哪些

1.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3.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4. 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5. 我视君年长,相看比惠州。

原诗如下:

1.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代: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3.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従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4.

《贵卿》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天高并地迥,与子独牢愁。

初作燕齐客,今为淮海游。

半生谁俯仰,一死共沉浮。

我视君年长,相看比惠州。

5.

自题金山画像

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写雨中西湖景象的诗句是

1.赞美“惠州”的古诗词有哪些

1.《惠州一绝 》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代: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3.《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

宋代:陈师道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4.《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宋代:苏轼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

5.《惠州丰湖亦名西湖》

宋代:杨万里

左瞰丰湖右瞰江,五峰出没水中央。

峰头寺寺楼楼月,清杀东坡锦绣肠。

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

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

惠州是全国文明城市之一,旧称惠阳地区,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1990年出土的一窝近30个恐龙蛋化石,证明7000万年前,这里已是陆地沼泽地带。迄今为止,全市考古发现山岗遗址、古窟址等古遗址28处,年代最久远的是三栋瓦窑岭春秋遗址,其出土文物说明,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铜器时代,即有先民在这土地上繁衍、生息。

惠州历史悠久,历来是名宦、文人墨客荟萃之地。自晋至清,对惠州影响较大的历史人物有480多人,其中如葛洪、牛僧儒、李商隐、陈尧佐、陈称、苏轼、唐庚、刘克纲、陈鹏飞、林复、杨万里、刘克庄、吴潜、留正、文天祥、祝允明、陈恭尹、伊秉绶、宋湘、丘逢甲、梁鼎芬等,皆名重一时,他们或诗或文,或创办书院,或修堤筑路,兴修水利,对惠州文化、经济的发展贡献殊多。他们当中,对惠州影响最大的当推北宋大文豪苏轼。

2.描写惠州的诗句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绍圣元年十一月,苏东坡住在惠州水东的嘉佑寺,当他看到 松风亭下盛开的梅花,禁不住写下了他的第一首梅花诗:《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 盛开》:

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

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延虫雨 愁黄昏。?

长条半落荔支浦,卧树独秀桄榔园。?

岂惟幽光留夜色,直恐冷艳排冬温。?

松风亭下荆棘里,两株玉蕊明朝暾。?

海南仙云娇堕砌,月下缟衣来扣门。?

酒醒梦觉起绕树,妙意有在终无言。?

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尊。

3.描写“惠州”的诗句有哪些

1.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3.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4. 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5. 我视君年长,相看比惠州。

原诗如下:

1.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2.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宋代: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

我与使君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3.

《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

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

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

恰従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4.

《贵卿》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天高并地迥,与子独牢愁。

初作燕齐客,今为淮海游。

半生谁俯仰,一死共沉浮。

我视君年长,相看比惠州。

5.

自题金山画像

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4.惠州西湖求有关于惠州的诗句

七律/与诗侣游惠州西湖(旧作)

读史先闻范蠡名,西施难觅柳青青。

花从圃内无拘发,鸟在蓬间得意鸣。

旧雨诗词歌物阜,新年景象构时平。

探春秘妙欣为伍,划向湖心舟自轻!

七绝游惠州西湖见东坡联

段墙丝雨泪新痕,南国初凉白菊欣。

博士当年肠断处,楹留巧对悼朝云。

花洲曲》,翰林梁鼎芬的"花墩花放白青红,蝴蝶双双扑晓风"的隽永诗句正出于此。"忽惊豪雨来天外,洒向平湖万斛珠",每当雨时,在此观景,骊光最佳,故有"花洲话雨"之景誉。今百花洲建有盆景园,在落霞榭旧址处辟有刘仑画阁,花卉盆景增辉,使百花洲更加绚丽多姿。

茫茫水月漾湖天,人在苏堤千顷边,多少管窥夸见月,可知月在此间圆

点翠洲诗》中曰"西湖西子两相俦,湖面 偏宜点翠洲,一段芳华描不就,月湾婉转似眉头"

5.赞美惠州的古诗词

读史先闻范蠡名,西施难觅柳青青。

花从圃内无拘发,鸟在蓬间得意鸣。

旧雨诗词歌物阜,新年景象构时平。

探春秘妙欣为伍,划向湖心舟自轻!

二、七绝游惠州西湖见东坡联

段墙丝雨泪新痕,南国初凉白菊欣。

博士当年肠断处,楹留巧对悼朝云。

三、苏轼《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四、苏轼《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五、苏轼《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枫落吴江冷。

6.描写“惠州”的诗句有哪些

《饮湖上初晴后雨》yǐn hú shàng chū qíng hòu yǔ 苏轼 sū shì 水光潋滟晴方好, shuǐ guāng liàn yàn qíng fāng hǎo 山色空蒙雨亦奇。

shān sè kōng méng yǔ yì qí 。欲把西湖比西子, yù bǎ xī hú bǐ xī zǐ ,浓妆淡抹总相宜。

nóng zhuāng dàn mò zǒng xiàng yí 。意思: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

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惠州西湖——天涯何处有芳草

1. 关于雨中西湖的诗句

关于雨中西湖的诗句 1.关于西湖的诗句 雨中西湖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 《红绣鞋》元张可久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喜春来》元曹明善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蒋璨》唐宋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

《浣溪沙》宋葛胜仲 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西江月》宋辛弃疾 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

《西湖念语》宋欧阳修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题临安邸》宋林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2.雨中西湖经典诗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修。

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

明代张宁《苏堤春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

3.描写西湖雨天的诗词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 《红绣鞋》元张可久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喜春来》元曹明善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蒋璨》唐宋

东阁郎官巧写真,西湖处士妙传神。 《浣溪沙》宋葛胜仲

看看红药又翻阶,趁取西湖春会。 《西江月》宋辛弃疾

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颍之佳名。 《西湖念语》宋欧阳修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题临安邸》宋林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杭州回舫》唐白居易

4.“雨中西湖”中的经典诗句有什么

“雨中西湖”中的经典诗句有:

1.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____林升《题临安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____白居易《春题湖上》

5.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____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____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8.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____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9.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____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10.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____刘将孙《踏莎行·闲游》

11.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____刘过《六州歌头·寄稼轩承旨》

12.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____苏轼《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____苏轼《卜算子·感旧》

14.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____欧阳修《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15.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____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16.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____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5.写雨天西湖的诗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提示:湖指杭州西湖。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

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将西湖喻为美女西施,已成千古定论。

湖因诗而名“西子湖”,可证也。 然而明人唐宜久,有一文,谓“昔人以西湖比西子,人皆知其为誉西子也。

而西湖之病,则寓乎其间乎?可见古人比类之工,寓讽之隐:不言西湖无有丈夫气,但借其声称以誉天下之殊色,而人自不察耳。”(《明小品三百篇》)黑、白转色,褒、贬易位,他从诗里看到的是“西湖无有丈夫气”。

莫非此公读诗,喜欢头朝下、脚朝上“拿大顶”,何以其所见翻了个儿? 因喜“山色空雨亦奇”句,而画其意。想及此,附记之。

注释: [饮湖上]在湖上喝酒。[ (li4n)滟(y4n)]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

[方]正,恰恰。[空蒙]形容山岚迷蒙的样子。

[亦]也。[欲]想要。

[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相宜]适合。

诗意: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苏轼《夜泛西湖》诗: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又《湖上夜归》诗: 我饮不尽器,半酣尤味长。篮舆湖上归,春风吹面凉。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苍苍。清吟杂梦寐,得句旋已忘。

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 又《怀西湖寄晁美叔》诗: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夤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弗论钱。 李奎《西湖》诗: 锦帐开桃岸,兰桡系柳津。

鸟歌如劝酒,花笑欲留人。 钟磬千山夕,楼台十里春。

回看香雾里,罗绮六桥新。 苏轼《开西湖》诗: 伟人谋议不求多,事定纷纭自唯阿。

尽放龟鱼还绿净,肯容萧苇障前坡。 一朝美事谁能继,百尺苍崖尚可磨。

天上列星当亦喜,月明时下浴金波。 周立勋《西湖》诗: 平湖初涨绿如天,荒草无情不记年。

犹有当时歌舞地,西泠烟雨丽人船。 夏炜《西湖竹枝词》: 四面空波卷笑声,湖光今日最分明。

舟人莫定游何外,但望鸳鸯睡处行。 平湖竟日只溟蒙,不信韶光只此中。

笑拾杨花装半臂,恐郎到晚怯春风。 行觞次第到湖湾,不许莺花半刻闲。

眼看谁家金络马,日驼春色向孤山。 春波四合没晴沙,昼在湖船夜在家。

怪杀春风归不断,担头原自插梅花。 欧阳修《西湖》诗: 菡萏香消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赵子昂《西湖》诗: 春阴柳絮不能飞,两足蒲芽绿更肥。

只恐前呵惊白鹭,独骑款段绕湖归。 袁宏道《西湖总评》诗: 龙井饶甘泉,飞来富石骨。

苏桥十里风,胜果一天月。 钱祠无佳处,一片好石码。

孤山旧亭子,凉荫满林樾。 一年一桃花,一岁一白发。

南高看云生,北高见月没。 楚人无羽毛,能得凡游越。

范景文《西湖》诗: 湖边多少游观者,半在断桥烟雨间。 尽逐春风看歌舞,凡人着眼看青山。

张岱《西湖》诗: 追想西湖始,何缘得此名。恍逢西子面,大服古人评。

冶艳山川合,风姿烟雨生。奈何呼不已,一往有深情。

一望烟光里,苍茫不可寻。吾乡争道上,此地说湖心。

泼墨米颠画,移情伯子琴。南华秋水意,千古有人钦。

到岸人心去,月来不看湖渔灯隔水见,堤树带烟熇。 真意言词尽,淡妆脂粉无。

问谁能领略,此际有髯苏。 又《西湖十景》诗: 一峰一高人,两人相与语。

此地有西湖,勾留不肯去。 (两峰插云) 湖气冷如冰,月光淡于雪。

肯弃与三潭,杭人不看月。 (三潭印月) 高柳荫长堤,疏疏漏残月。

蹩躠步松沙,恍疑是踏雪。 (断桥残雪) 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

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南屏晚钟) 烟柳幕桃花,红玉沉秋水。

文弱不胜夜,西施刚睡起。 (苏堤春晓) 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

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曲院风荷) 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

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 (柳浪闻莺) 残塔临湖岸,颓然一醉翁。

奇情在瓦砾,何必藉人工。 (雷峰夕照) 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

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 (平湖秋月) 深恨放生池,无端造鱼狱。

今来花港中,肯受人拘束? 七律/与诗侣游惠州西湖(旧作) 读史先闻范蠡名,西施难觅柳青青。 花从圃内无拘发,鸟在蓬间得意鸣。

旧雨诗词歌物阜,新年景象构时平。 探春秘妙欣为伍,划向湖心舟自轻! 。

文/图/青衣夫子

早就想,如果到广州,一定要去惠州看看,看看东坡先生最后的西湖,看看最知他的朝云长眠的西湖。

离开成都的前一天,朋友说有人送了两张话剧票,是省人艺排的《苏东坡》,想我一定喜欢,邀我同去。我第一反应便觉得这是冥冥中的安排,一种暗示,是怕我会因路途遥远而中途放弃惠州吧。还真如此,险些没有成行,而正是这种暗示助我作出了最后的决定。现在想来,如果我因为别的原因而放弃惠州之行,定会耿耿于怀很久,我会认为自己是假的喜欢东坡先生,更不要谈什么景仰了。就算是“名人绑架”吧,我甘于这种绑架。

去惠州的那天是除夕前一天,公历2月14号。真不是刻意的安排,但当行程排好,发现有一种巧合,我也乐意这种巧合:携妻带女,在这样一个日子,去遥远的惠州,祭拜先圣,表达一种膜拜,不知算不算真爱。 从广州到惠州汽车两小时。入惠州城那段路正在修,非常的城乡接合的即视感。出了车站,步行至西湖公园,感觉才正常了。直到第二天听朋友说,惠州是第一批文明城市中第一干净的,还真是惊讶。

惠州西湖原名丰湖,与杭州西湖相比当然名气小得多,有”杭浓惠淡“之说。公园内有一高塔,远看有点像杭州的雷峰塔,叫泗洲塔,是公园内最古建筑,建于唐代,东坡先生来时叫大圣塔。而东坡记念馆却在与之相邻的一小山上,那山也叫孤山,与杭州西湖的孤山名字一样。我们直奔东坡纪念馆去。终于望见了白色的东坡先生像,终于站在了像前,我们在像前伫立凝望,居然有一种久别重逢之感。而纪念馆还在雕像后更高处,却不能直上,我们从右边曲折回廊绕上去,走得有点迫不及待。

出得回廊,右手边是第二展馆,直行是第一展馆,却是后门,我们绕到正门。门上是碑体的“东坡纪念馆”。一馆由前言、东坡足迹和东坡寓惠事迹组成,陈列有反映东坡生平的图、文、石碑、实物等。二馆陈列先生寓惠诗文、书法作品及有关书籍资料。两馆共陈列东坡先生在惠州的相关文物、资料200余件,较全面地反映了他在惠期间的创作与生活。

出馆便可见一雕塑,是东坡与朝云,东坡先生形象与各处形象基本一致,而朝云的装扮却被妻子吐槽,我也感觉梦回唐朝,感觉不谐调。

从二展馆出来,循着指示牌我们从面向展馆正门的左侧下来,再左转有一亭,上书”六如亭“,下有注释说因朝云临终口念《金刚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而得名。亭后正是朝云墓,墓右前有朝云像。

史载:北宋绍圣三年(1096)七月五日,与东坡先生相依为命的王朝云病逝,享年34岁。先生依照朝云生前所嘱,将她葬于栖禅寺东南松林中,与大圣塔相对,并在墓边筑六如亭以纪念,上撰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此楹联有个著名的典故:“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见识’。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乃曰:“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坡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

其实墓就在最先上来时见到的东坡先生像左手边,而从这边走应才是参观的正确路线。

谈到东坡先生是不能不说他的诗词的。如果说先生在杭州必须说的诗是“浓妆淡抹总相宜”,那惠州呢?是“日啖荔枝三百颗”,或是“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其实在我心里是这首词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原意是春光已晚,柳絮渐少,但是天涯到处还有绿草茵茵,还有另一番情致。虽然有长吁短叹,也有豁达之语。现在“天涯何处无芳草”早已成为失恋疗伤的必备语录了。这首词究竟作于何时有争议:有认为作于密州时的,有认为黄州时,有认为从定州前往英州途中的,更多人认定作于惠州。

我是俗人,无力考证,只是觉得要在惠州说东坡词,这首最合适了。

林语堂说“苏东坡在惠州的生活,谁都知道是和朝云的爱情相关联的”(林语堂《苏东坡传》湖南文艺出版社,P314),而此词与这段情则紧密相关。

据说,到惠州的第二年秋,东坡请朝云唱此词,朝云朱唇轻启,歌喉未发却泪满衣襟!先生十分惊讶,问何故?朝云答曰:奴所不能歌者,惟“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二句。此后朝云日诵“枝上柳棉”二句,每诵即泪湿衣襟(《冷斋夜话》)。后人更说:“‘枝上'二句,断送朝云”(《草堂诗余正集》),“朝云不久抱疾而终,子瞻终生不复听此词”(《冷斋夜话》)

东坡先生一生交友甚广,慕者如云,一生共有三位伴侣:结发之妻王弗、继室王闰之、侍妾王朝云。朝云本是一名歌女,在杭州是其第二位夫人王润之收为侍女,黄州为东坡纳为侍妾。宋人好蓄伎,东坡亦是,”家有数妾“,乌台诗案后,”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随东坡先生千里赴荒,不离不弃。这一点使东坡先生庆幸与自己敬慕的诗人白居易相比:”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 当初白居易年老体衰时,深受其宠的美妾樊素也离开了)。后人评其“好义忠敬,患难知音”。到惠州的第三年,朝云病逝,长眼于惠州西湖边上。纵东坡旷达如是,然此后天涯之大,何处再有芳草呢!

以前只道这是一首伤春的词,或是年轻人多情自扰的自嘲词,殊不知背后有如此凄美的故事。

在惠州说东坡词不说《 蝶恋花》,更有何词!

回首再望先生塑像,忽然有种伤感

我们沿一道曲折的浮桥般的桥出来,天空明朗了些,我的心情也渐开朗起来。

从公园出来都准备走了,总感觉哪里没对。查地图发现:居然没去苏堤!这怎能落下,此时走得累了,也为节约时间,便打了个车,目的地"苏堤玩月"。到了一看门上:惠州西湖,此处方为正门,今天尽走偏门了。进得门来,行百米左手有一刻碑,行草“苏堤玩月”,甚眼熟,定晴一看落款:徐利明!我惊对女儿说:快快快,师爷的字!

女儿也奔过去,用手指循着划,边划边说:写得好活呀,好活呀!我们在此合影留念。专发一张给朋友——亦是我与女儿书法老师——邹文然先生,想给他一个惊喜,却不见他回,大约是喝醉了。

我们最终没能去白鹤峰东坡故居,那个曾被人们叫作朝云堂的地方,也没有找到合江楼,只得返回广州了,或许,我还会再来。

天空此时居然燃起了晚霞,一轮蛋黄般的落日一直在班车的车窗前飘忽不定,天边一片灿烂。我想这是天公的一种赏赐,赏赐我们我们的不远千里吗?或许是,或许不是。

但愿是因为:真——爱。



苏轼写了哪些诗是讲惠州的

《乞常州居住表》

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乞常州居住表》里称:“臣有薄田在常州宜兴县,粗给饘粥,欲望圣慈,许于常州居住”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让这成为“西湖定评”之杰作。

惠州一绝·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关于“苏轼赞美惠州的诗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2723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