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诗词七绝古城墙(城墙的诗词城墙的诗词是什么)

诗词七绝古城墙(城墙的诗词城墙的诗词是什么)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9-15    点击:  103 次

诗词七绝古城墙

网上有关“诗词七绝古城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城墙的诗词城墙的诗词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诗词七绝古城墙为青砖垛口督旗红,楼角霓虹映夜空。莫怪城墙灰土色,传承恰是拂东风。

诗词简介: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

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词是合乐的歌词,所配合的音乐是隋唐以来新兴的燕乐。由于这种文体对音乐的依附性,决定了词在体制风格上一系列的特点。首先,词必须有词调,词调是填词时所依据的乐谱,词调的名称叫词牌。

有的词牌原来和词的内容有关。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内容是回忆江南风物生活。但后人依据忆江南这个词牌填词时,仅取其曲调,而内容不必与江南有关。这样一来,词牌仅仅表示一种曲调而已,于是有的词人就在词牌之下另注明题目。

城墙的诗词城墙的诗词是什么

1. 关于肇庆古城墙的诗句

关于肇庆古城墙的诗句 1.描写城墙的诗句

1. 时间摧残出它的沧桑:但他仍雄立一方,如同一位怒目金刚。他经历过多少凄凉有风花雪月的繁华也有人走茶凉的悲伤。青苔是时间逝去的痕迹,古墙阻拦着敌人让城市固若金汤。

2. 四时的古城墙景色常新,极能勾引人们的想往和挂念,对西安人,对异乡人,对中国人,对外国人,没有差别心,同样给予微笑。

3. 寿县古城墙,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保存完好的城墙之一。由于寿县地处襟江扼淮的重要位置,千百年来一直是兵家争夺的军事重镇。

4. 城墙原为平砖砌筑,解放后为了防洪,曾将局部墙垣改用石块垒筑,近年,又陆续用石条进行了加固。

5. 作为古老历史的见证,寿州人非常珍爱至今保存完好的城墙。城墙为宋代重筑,尔后迭有修葺。城墙周长7174米,高为9.7米,底宽18—20米,顶宽6—10米。

2.关于“城墙”的诗句有哪些

1.春草

唐代:曹松

不独满池塘,梦中佳句香。春风有馀力,引上古城墙。

2.古筑城曲五解

唐代:元稹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

丁口传父言,莫问城坚不。平城被虏围,汉劚城墙走。

因兹请休和,虏往骑来过。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

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

3.题青龙寺

唐代:朱庆馀

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

4.春至

唐代:白居易

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白片落梅浮涧水,

黄梢新柳出城墙。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

乐事渐无身渐老,从今始拟负风光。

5.宿李主簿(一作刘员外)

唐代:周贺

独树倚亭新月入,城墙四面锁山多。

去年今夜还来此,坐见西风袅鹊窠。

3.描写古城墙的句子

春节前,我和爸爸妈妈回姥姥家过年的时候路过西安,爸爸妈妈带我参观了西安的古城墙。

我们买的门票背面介绍说,这座城墙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城墙高12米,基宽16-18米,顶宽12-14米,城周有观敌台98座,四周均有登城马道,有垛口5984个。城外有护城河,四门跨河外设有吊桥。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比较完整的唯一的一座封建古城墙。

前面最好先写对古城墙的观感,先写一些整体的印象,如城墙的高大雄伟,有关城墙介绍的数字可以在后面的参观中说出来,也可以通过与妈妈的对话写出来。

我们是从南门上城墙参观的。南门也叫“永宁门”,算是南边的一个主城门。没有见到城墙之前,妈妈给我讲了一些有关城墙的事,(讲了一些什么城墙的事,可以写写)我还以为城墙就是一堵普通的围墙,心想围墙有什么好参观的呢?再说,人又怎么能上到墙上,而且还能打仗呢?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串串的问号。可是等我来到城墙下抬头一看,才知道这城墙好高啊!足有三四层楼那么高,而且非常厚,这哪是普通的围墙呀。

我们顺着城门边的楼梯,也就是登城马道上到了城墙的顶上。一上去,我就更惊奇了,城墙的顶上真宽呀,足可以并排开四五辆汽车!上面还长的有树呢?靠着城外的那一面墙很高,大概有两米高,顶部有一个个长方形的垛口,那些垛口都是以前守城的士兵观察敌人用的。如果敌人进攻了,还可以开弓放箭。靠城里的那面墙稍低一些,只起了防护的作用,以免人掉下去。城墙顶上的地面是斜的,外高里低,这样雨水很容易流走。我爬上台阶从垛口往下看,看到了城墙外的护城河和河上正对着南门的吊桥,还有远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和汽车。

站在城墙上,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古代的人能建造出这么雄伟的城墙,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他们一定很聪明,也一定很勤劳。这次我参观西安古城墙收获真大呀!

4.有关描写肇庆优美风景的诗句或对联

鼎湖山 古寺山门设几层, 佛堂卧室睡老僧。

崖边浪云翻舞影, 谷底玉泉奏琴声。 春雨·星湖 瑶台玉露初下凡, 轻打碧波开微澜。

浅绿怀胎育嫩红, 春色抢先登水岸。 天柱岩 山边岩角斜伸出, 无端截断攀援路。

百仞老藤知陡峭, 艳羡飞鸟可轻渡。 星堤是怨风的多情 还是恨风的无义 水哟 风才来 为何你 竟把黛眉皱成涟漪 而柳啊 只为了去春我曾把你轻抚吗 至今的风中 你还娇羞忸怩 (星堤,肇庆名胜七星岩里星湖中的一条路。)

飞水潭是谁在晚炊吗 为何清溪上 古亭边 那么多袅袅如烟的霞 雨过 瀑布啊 湿了就湿吧 为何如此执着 要挂在崖上 风干 (飞水潭瀑布,位于肇庆名胜鼎湖山中,飞水潭三字为孙中山先生所题.)南湾路夜是蛩声织织 细细织成的锦 小渔船在微淡的月下绣着 渔火 绣着星星 ——那线是用松的香浸过的 如果无月 今夜 我该点一路萤火 在蝉声中 一盏盏 蓝蓝地照那夜归的鸟儿。

5.关于城墙的诗词

《春至》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若为南国春还至,争向东楼日又长。

白片落梅浮涧水,黄梢新柳出城墙。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

乐事渐无身渐老,从今始拟负风光。《杂曲歌辞·筑城曲五解》年代: 唐 作者: 元稹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

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筑城须努力,城高遮得贼。

但恐贼路多,有城遮不得。丁口传父口,莫问城坚不。

平城被虏围,汉属斤城墙走。因兹虏请和,虏往骑来多。

半疑兼半信,筑城犹嵯峨。筑城安敢烦,愿听丁一言。

请筑鸿胪寺,兼愁虏出关。《登金陵临江驿楼》年代: 唐 作者: 张谓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梁。

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

忽然江浦上,忆作捕鱼郎。《宿李主簿》年代: 唐 作者: 周贺独树倚亭新月入,城墙四面锁山多。

去年今夜还来此,坐见西风袅鹊窠。《题青龙寺》年代: 唐 作者: 朱庆馀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

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

最怜东面静,为近楚城墙。《官舍初成》年代: 宋 作者: 赵师秀为宅傍城墙,先求夏日凉。

凿池容众水,栽竹断斜阳。官是三年满,身无一事忙。

不知何补报,安坐恐难当。

描写南京明城墙的诗句

城墙的诗词有:《西安古城墙上》《访潼川古城墙并序》。

城墙的诗词有:《登学宫城墙眺望寄曾宏父》《登寿县古城墙望八公山下淝水之战旧址》。注音是:ㄔㄥ_ㄑ一ㄤ_。结构是:城(左右结构)墙(左右结构)。词性是:名词。拼音是:chéngqiáng。

城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城墙chéngqiáng。(1)古代建筑在城市四周作防守用的墙。

二、引证解释

⒈为防卫而建筑在城周围的高峻坚厚的围墙。引汉王充《论衡·须颂》:“城墙之土,平地之壤也国之功德崇於城墙。”唐白居易《春至》诗:“白片落梅浮涧水,黄梢新柳出城墙。”徐迟《财神和观音》:“这一道高墙里面,自然有亭台楼阁之胜,不过两道城墙外面的人是决看不到里面去的。”

三、国语词典

城池的围墙,既高且厚,多筑于城市四周,供防御之用。

四、网络解释

城墙(城墙)城墙,古代军事防御设施,由墙体和其它辅助军事设施构成的军事防线。也指旧时农耕民族为应对战争,使用土木、砖石等材料,在都邑四周建起的用作防御的障碍性建筑。城墙的含义,根据的其功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墙分为二类即一类为构成长城的主体,另一类属于城市(城)防御建筑,由墙体和附属设施构成封闭区域。狭义的城墙指由墙体和附属设施构成的城市封闭型区域。封闭区域内为城内,封闭区域外为城外。城墙包括一切城市(京师、王城、郡、州、府、县)的内、外城垣。中国原始长度以及现存长度及规模最大的城墙为南京明城墙(京师),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有西安城墙、平遥城墙、荆州城墙、兴城城墙、开封城墙等由于上世纪席卷全国的拆城运动,中国古都城墙大多遭到了毁灭性拆除,现存的就其范围而言,目前能列入全部保护的实例不多,仅江苏南京、山西平遥、山东蓬莱、陕西西安、安徽寿县、河南开封、商丘等十多处。

关于城墙的近义词

城垣

关于城墙的诗句

引上古城墙背倚城墙面枕池百里临城墙

关于城墙的单词

rampart

关于城墙的成语

黑云压城城欲摧墙有耳门墙桃李空城计路柳墙花墙花路草拆东墙补西墙挖墙角挖墙脚

关于城墙的词语

墙外汉挖墙脚连墙接栋墙花路草挖墙角扶墙摸壁空城计门墙桃李墙有耳管城子

关于城墙的造句

1、有人说,无论是虚拟的网络,还是现实的生活,其实走到最后,谁都不会是谁。太多的时候,城外的人向往城里的幸福,城里的人渴望着城外的自由,而更多的人宁愿选择站在城墙上笑看城里与城外。

2、他命令士兵在城墙上严阵以待,如果以色列人来的话,就用长矛和箭矢欢迎他们。

3、他踏上荒废多年的老城墙,满目凄凉。

4、这是一堵牢不可破的城墙。

5、这段古老的城墙淹没在矮树和荒草间。

点此查看

形容古城韵味的诗词

形容古城韵味的诗词如下:

第一首:

灞柳嘤其觅友声,陈仓古道鸟和鸣。佐茶浅唱歌伊水,佑酒微吟咏汗峰。互习凡心求佛理,相交素笺探书经。夜深不必回孤馆,抱膝窗前沐惠风。

第二首:

古都城内芭蕉绿,南后街头杨柳青。小院秋池花怒放,楼台雨榭水飘零。三坊辈出芙蓉滟,七巷流芳孔雀翎。榕树张灯来结彩,清风明月照兰亭。

第三首:

长安瑞气早苍茫,犹见雄魂影若幢。委地钿钗陪暮雨,焚坑烟烬入花香。阿房避世隐皇迹,土俑逢时化币王。唤醒龟年应失笑,勉从亢爽辨秦腔。

第四首:

沧桑烟雨逝茫茫,举首高坛遥倚望。不见故城些许貌,空余旧句两三行。几层浮土掩阶上,寥落闲人步殿傍。已感风凉斜日晚,谁知圣德在何方。

古城的介绍:

古城,一般是指拥有着百年以上历史、至现代仍保存完好或经修缮基本恢复原貌的大规模古代建筑的城市聚落。古城是一地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古城特点:

古代曾经着名、但如今大规模古代居住建筑群已经消失的城市一般不称之为古城,而称作“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悠久,拥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但能够把古城完好保存的,仅有平遥古城、丽江古城、阆中古城等。

许多“古城”一般仅有古城墙、护城河和城内部分古建筑,大规模古城风貌区已不存。国外也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城,如马六甲古城、会安古城等。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诗词里的古都

描写古都的诗词如下:

一、七律《游长城》

结伴出行寻旧梦,蜿蜒玉带锁穹崇。

千年古阙经风雨,万里长龙卧岭崧。

铁马冰河沉岁月,旌旗战火淬英雄。

鲲鹏展翅神州起,雉堞巍巍旭日东。

二、《临江仙七七国恨》

晓月卢沟星暗,回观七七硝烟。

腥风过血雨波寒。

抗争全国起,战日寇龙翻。

血海深仇铭记,炎黄赤子心连。

雄狮醒锦绣河山。

今逢国耻日,警报震天寰。

三、《鹧鸪天》西安古城墙

故都辉煌傲世骄,长安远古十三朝。

墙垣卅里围宫殿,岁月千年向紫霄。

马蹄疾,锦旗摇。游人览胜愈妖娆。

沧桑历尽情难了,滚滚红尘帝国遥。

四、《咏西安》

历史长安有盛名,悠悠岁月故都城。

十三朝代帝权建,千载辉煌今更荣。

五、七律《咏南京》

天下文枢盈美誉,金陵自古帝王城。

六朝兴败云烟过,一代豪雄廊庙明。

虎踞钟山成大业,龙腾浩水入沧瀛。

江南百业鸿图展,古邑繁华傲世荣。

六、《残春旅舍》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七、《长安春》白居易

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

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门外的杨柳无力的下垂着,春天的东风把柳枝吹成了金**。

东街的酒力太小,醉了很容易就会醒来,满腹愁苦还是消不了。

关于中山陵的诗句七绝

1 关于中山陵的诗句

关于中山陵的诗句 1 描写中山陵的诗句有哪些

1、《五绝·题南京中山陵》

北望中原客,南偕四海舟。

同胞惟努力,天下为公忧!

2、《五绝·题南京中山陵》

西巡沧海浪,东泛舴艋舟。

高枕长江水,仍担顺逆忧!

3、《五绝·题中山陵》

潮流沧海引,礼服号中山。

漫漫金陵梦,萦怀那一湾。

4、《七绝·中山陵怀古(新韵)》

济世英才旷世雄,黎民远客谒南钟。

功高不用碑文显,落定尘埃我为公。

5、《七绝·谒中山陵二首》

新途未竟身先殒,国父宏猷赖后昆。

未必高陵能静卧,金瓯未统到当今。

拾级肃步谒先行,徒拜衣冠卧寝陵。

革命未成声震耳,仍须努力励新征。

6、游中山陵有感(今韵)

一扭乾坤大地春,夷平帝制卓功勋。

金光闪闪三民字,赤露诚诚博爱心。

铜鼎长铭倭寇恨,江山永固四时新。

默哀国父长安息,两岸心桥初问津。

7、《七绝·南京中山陵》

苍松翠柏伟人陵,博爱民生倡振兴。

天下为公高理想,中山遗志永传承。

8、《十六字令·中山陵》

陵,

蓝瓦流光白壁莹

如钟状,

唤起众人行

陵,

翠柏苍松似卫兵

群山拥,

千古仰先生

2 关于中山陵的诗句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放鱼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嵚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过长江

唐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题长江

3 关于中山陵的诗句

五绝·题中山陵

潮流沧海引,礼服号中山。

漫漫金陵梦,萦怀那一湾。

五绝·题南京中山陵

北望中原客,南偕四海舟。

同胞惟努力,天下为公忧!

五绝·题南京中山陵

西巡沧海浪,东泛舴艋舟。

高枕长江水,仍担顺逆忧!

七绝·中山陵怀古(新韵)

济世英才旷世雄,黎民远客谒南钟。

功高不用碑文显,落定尘埃我为公。

注:孙中山先生逝世至今无碑文。

七绝·谒中山陵二首(1992年)

新途未竟身先殒,国父宏猷赖后昆。

未必高陵能静卧,金瓯未统到当今。

拾级肃步谒先行,徒拜衣冠卧寝陵。

革命未成声震耳,仍须努力励新征。

游中山陵有感(今韵)

一扭乾坤大地春,

夷平帝制卓功勋。

金光闪闪三民字,

赤露诚诚博爱心。

铜鼎长铭倭寇恨,

江山永固四时新。

默哀国父长安息,

两岸心桥初问津。

七绝·南京中山陵

苍松翠柏伟人陵,

博爱民生倡振兴。

天下为公高理想,

中山遗志永传承。

十六字令·中山陵

陵,

蓝瓦流光白壁莹。

如钟状,

唤起众人行。

陵,

翠柏苍松似卫兵。

群山拥,

千古仰先生。

4 描写中山陵的诗词

挺拔的苍松翠柏,

在中山陵大道两边,

象威武的士兵守着陵园。

抬头望一级级阶梯,

述说先生革命道路坎坷多艰。

踏上永固的392级石阶,

一步步向上仰望先生碑亭,

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凝视先生的无字碑,

瞻仰先生慈祥的铜像,

天下无处不见墓志铭,

可先生留存千古的是无字碑。

唯有“天下为公”眧示众人,

丰功伟绩寥寥文字难表详尽。

先生领导推翻帝制,

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千古遗训: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碑上无字胜有字,

恩泽铭刻人民心,

世人敬仰。

5 描写中山陵的雨天诗词

七律 二十年后再谒中山陵

一望钟山故国春,先生事业已成尘。

苍松碧柳梧桐树,白日青天谒墓人。

帝制从来千载垒,共和已去百年身。

长躬一鞠登陵处,似有江涛拍水滨。

七律 重过明孝陵

正值春风返故乡,匆匆又过孝陵冈。

道边芳草年年绿,殿外梅花处处香。

远去皇孙堪寂寞,近旁野老说兴亡。

钟山自是真风景,却望煤山吊凤阳。

七律 再登梅花山

万点梅花次第开,孙陵岗上共徘徊。

南江春雨连天降,北国秋风入梦来。

总见英雄随浪去,未闻仙鹤驾云回。

东吴大帝归何处,山上梅花土一坯。

6 描写中山陵的雨天诗词

七律 二十年后再谒中山陵 一望钟山故国春,先生事业已成尘。

苍松碧柳梧桐树,白日青天谒墓人。 帝制从来千载垒,共和已去百年身。

长躬一鞠登陵处,似有江涛拍水滨。 七律 重过明孝陵 正值春风返故乡,匆匆又过孝陵冈。

道边芳草年年绿,殿外梅花处处香。 远去皇孙堪寂寞,近旁野老说兴亡。

钟山自是真风景,却望煤山吊凤阳。 七律 再登梅花山 万点梅花次第开,孙陵岗上共徘徊。

南江春雨连天降,北国秋风入梦来。 总见英雄随浪去,未闻仙鹤驾云回。

东吴大帝归何处,山上梅花土一坯。

7 形容中山陵的句子

一、景色宜人,风光秀丽二、南京明城墙我的家在南京,南京是一个到处被明城墙包裹着的十朝古都,所有在南京长大的人对明城墙都有种说不出的情感。

不管是中山陵还是玄武湖还是光华门,到处都有明城墙高大雄伟的身姿,我们从你的身上看到了历史的遗迹,时代的变迁,虽然已经过了几百年,可你依旧挺立着,把南京围在中间。

如今你已不再是洪武年间的防御工具,现在的你成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和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你是建于公元十四世纪中的南京城墙,是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用于保卫京师的重要防御工程,你东连石头城,南贯秦淮区,北带玄武湖,是中国筑城史上成熟时期的杰作,你的建成非常不容易,当时所归划的城区周边,冈丘连绵,山水环绕,有龙居虎踞之称,对当时的城墙建造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你的奥妙反映在建筑思想、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等诸多方面。你的建筑结构及特点与南京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是在传统筑城技术基础上又有创新并与南京实地完买结合的产物------ 现在,你已是南京人的骄傲了,你的周长达 33676公里,比首都北京的古城墙还长出0776公里,而你的外廓城则为60公里。

论你的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多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相比拟,可谓是继我国秦长城之后又一历史奇观,而且你的每一块砖不仅有一定规格。而且有一套科学严谨的管理方法。

每块城墙砖长为40至45厘米、宽20厘米、厚约10厘米,重为10至 20公斤,这些砖块是出自明朝下属的一部、三卫、200余县负责烧制的。为了保证城墙砖的质量,他们还层层建立了质量责任制,要求制砖各地生产的城墙砖上烧制出府、州、县、总甲、甲首、小甲、制砖人夫、窑匠等5至6级责任人的名字,这在全国同类城墙砖上极为罕见。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明城墙的墙砖上还发现了当时明代字典上查不到的简化字如“邓”、“刘”等。你知道自己有多少城门吗?简单的说里 13外18,总计31座城门。

着一切的一切怎么会不使南京人视你为骄傲呢?暑假,我最爱去的地方便是城墙脚下,去瞻仰你在阳光下的雄姿,去抚摩你那因历史的流逝而留下的伤疤,我爱在城墙脚下玩耍,爱在城墙脚下看书,爱在城墙脚下采集植物做标本,爱在城墙脚下捉蝴蝶,爱在城墙脚下。

在我的印象中,因我爷爷家靠近中山陵,所以每逢放假,我和小伙伴们总是爱在城墙边奔跑做游戏,有时我们还会比赛谁先爬到城墙顶上,有时我们会在城墙顶上捉迷藏,不过我们更爱做的是在城墙脚下那长满植物的土地上捉蟋蟀,抓小虫,有些男生过于兴奋还会在地上打滚,翻侧滚翻,当我们都玩累了,便在地上铺一张报纸靠着城墙坐下休息,这时雄伟的城墙成了一个巨大的遮阳伞,帮我们遮住烈日,给我们送去一片阴凉每当这时候,我总觉得城墙像一位久经沧桑的老人,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倾诉着历史和那些显为人知的故事如今经过几年的抢救性修复,可以断言,在不久的将来,一批依托南京明城墙而建起的文化休闲广场、环城公路、绿地,以及高大雄伟的现代化建筑、街心花园等,将把古城金陵装扮得更加妖娆。三、明城墙参观记明城墙是南京着名的旅游景点,它始建于1386年,是古代人民用来防御外来侵略的防御工事,我早就听说了有关它的故事了。

这不,今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领略一下它的军事价值。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中华门城门口,只见明城墙十分雄伟壮观,城门足有十层楼那么高。

走进明城墙内,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石阶往上走,来到城墙上面。爸爸向我介绍说:“从这儿向下看,当敌军攻击时,我们先把敌人引进来,再把城门关上,这时,我们就从上面向下射弓箭,他们无处可逃,只好束手待毙了,这就是‘瓮中捉鳖’的战术。”

“原来‘瓮中捉鳖’是这么一回事呀!”我边说边向下张望着。 沿着栏杆向前走,只见前面一排足有七个拱形圆洞。

我心想: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藏兵洞”吧。我边走边拉着爸爸走进了第一个藏兵洞。

里面摆放着藏兵洞的简介,据说,一个藏兵洞能藏700多个人。走进第二个藏兵洞,里面整齐地排列着字迹比较清晰的旧砖块。

后面的几个藏兵洞,有的放着一枚大的铜钱,有的放着一个聚宝盆,还有的…… 看完藏兵洞,接着向前走,我们还参观了植物盆景,练兵场等。原来那一支支精锐的军队就是从这个练兵场训练出来的。

通过今天的参观,我才知道原来名城墙不仅雄伟壮观,还有那么多的故事和它的军事价值。

关于“诗词七绝古城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39210.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