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文网---> 知识---> 古人写美食的优美诗词(关于美食的诗句与君美食)

古人写美食的优美诗词(关于美食的诗句与君美食)

  作者:   古诗文网   类别:    知识     发布时间:  2024-04-17    点击:  475 次

古人写美食的优美诗词

网上有关“古人写美食的优美诗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美食的诗句与君美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古人写美食的优美诗词如下:

1、《食荔枝》

作者:(宋代)苏轼

原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翻译: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2、《问刘十九》

作者:(唐代)白居易

原文:

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翻译: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

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杯暖酒?

3、《游山西村》

作者:(宋代)陆游

原文: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翻译: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4、《行路难》

作者:(唐)李白

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翻译: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诗词简介: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予情”。

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而诗人、词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严格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中国诗起源于先秦,鼎盛于唐代。中国词起源于隋唐,流行于宋代。中华诗词源自民间,其实是一种草根文学。在21世纪的中国,诗词仍然深受普通大众青睐。

关于美食的诗句与君美食

舌尖上的美味佳肴诗句

舌尖上的美味佳肴诗句,好吃的东西总是特别的吸引人,而且对好吃的东西没有抵抗力的,民以食为天。在诗人的世界里,不论是怎样的美食,只要一入了诗词,又有诗意又好吃。以下看看舌尖上的美味佳肴诗句。

舌尖上的美味佳肴诗句1

1、朱提注酒酒如池,大白淋漓吃不辞。——元·杨维桢《春侠杂词(一十二首)》

2、个中渴羌饱汤饼,鸡苏胡麻煮同吃。——宋·黄庭坚《奉谢刘景文送团茶》

3、金樱身子玫瑰脸,更吃饧枝蜜果香。——宋·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

4、不须庾韭元修菜,吃到憎时始忆渠。——宋·杨万里《都下食笋自十一月至四月戏题》

5、梅熟应同儿辈吃,有兄八十信东吴。——宋·曾几《食杨梅三首其一》

6、客来如解吃茶去,何但令人尘梦醒。——元·韩奕《白云泉煮茶》

7、吃笋令人瘦,吃糍充人饥。——宋·王迈《送白糍与囊山老子》

8、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浊酒松醪吃两钟,醉拖长袖舞春风。——宋·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其一》

10、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宋·苏轼《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

11、算是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宋·吴潜《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

12、肚饥买个油糍吃,吃了油糍肚不饥。——宋·释师范《止翁》

13、独坐火炉煨酒吃,细听扑簌打窗声。——宋·钱选《题雪霁望弁山图》

14、小婢不须催柘弹,且从枝上吃樱桃。——唐·郑谷《山鸟》

舌尖上的古诗词

南宋词人辛弃疾独爱鲈鱼:“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鲈鱼刺少,肉质鲜嫩爽口,惹得许多人对它喜爱莫名。

南宋诗人陆游,写过诸多涉及美食的诗词,其中有这样两句:“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此句中,“玉脍”就是将霜降后的鲈鱼切成薄片,然后与金**的、切成细丝的花叶菜以调料拌在一起,想想就让人眼馋心羡。

苏东坡堪称诗人中的“美食家”。在广东惠州,他曾作《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此诗真可谓句句皆美食,竹笋、肥鸭、河豚皆在,又怎能不吃个痛痛快快?

唐代诗人杜甫对饮食的见解独到,曾写了不少关于美食的诗,其中也提到了竹笋:“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竹笋,新鲜娇嫩,堪称“山珍”,经过烹调,吃了让人忘不了。对此,黄庭坚深有感触:“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杜甫有名诗:“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漠漠的夜雨里,出去剪来了一把鲜韭菜,配着刚出锅的黄米饭吃,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啊。

说到酒,“诗仙”李白是此中行家。他在一首五言古诗中写道:“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有酒固然是美,只是可惜没什么菜。不过美酒可是很醉人的啊!

《月下独酌》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一场孤独的酒,此时不必有菜,月光就是最好的下酒菜,这酒喝得多么浪漫唯美,只有李白受用得起。

舌尖上的美味佳肴诗句2

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经典句子

1、家常美味,也是人生百味。

2、极致的美食,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

3、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4、时间是食物的挚友,时间也是食物的死敌。

5、美味与形色兼顾,正是中国人的饮食哲学。

6、中国人善于用食物来缩短他乡与故乡的距离。

7、食物像忠实的信使,传递着家和亲情的讯息。

8、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9、师徒,中国传统伦常中最重要的非血缘关系之一。

10、广厦千间,夜眠仅需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

11、一个成功的厨师,并不只依赖青春,更仰仗厚重的经验。

12、古老的职业和悠久的传说,正被机械们一茬茬收割殆尽。

13、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

14、无论是埋头种田,还是低头吃饭,他们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15、人们懂得用五味杂陈形容人生,因为懂得味道是每个人心中固守的乡愁。

16、世事变迁、人心进退!人们,越是在水泥森林里久居,越向往回归农耕生活。

17、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须真材实食料,还要去杂选优。精心烹饪才会成为美味佳肴。

18、每个城市都有不一样的街景,不一样的美食,不过,没有你的身影,似乎都一样。

19、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20、所谓心传,除了世代相传的手艺,还有生存的新年,以及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

21、东方和西方,江南和塞北。人们的迁徙促成了食物的相逢,食物的离合见证了人的聚散。

22、在中文里,火候一词的使用并不局限在厨房,更能用来评价处世的修养,以及为人的`境界。

23、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24、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师徒的心觉,食客的领悟,美味的每一个瞬间,无不用心创造,代代传承。

25、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无奇,辛苦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26、春江水暖,刀鱼最鲜;夏天滋补,笋干炖鸡;秋季肥美,鱼头不容错过;冬日最爱,必是那热腾腾的火锅。

27、木榨榨油,传承一千多年的古老工艺。电力机械时代,血肉和草木之间的对决,依然焕发着原始的生命力。

28、芝麻的香气伴着蕨粑的甘甜,这就是瑶族人时代繁衍的味觉密码,也是撰写着人类味觉记忆史的通用语言。

29、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会燃起灶火。

30、随着人们的迁徙流转,食材、香料、配方和技艺也在浩淼的时空中穿梭、演变、再生,形成绵长而丰富的历史。

31、从个体生命的迁徙,到食材的交流运输,从烹调方法的演变,到人生命运的流转,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32、昂贵的玛仁糖,层次丰富的手抓饭,只要对自然和时序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道菜,每一家人,都会获得甘甜的回报。

33、在这个时代,每一个人都经历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悦,中国人总会将苦涩藏在心里,而把幸福变成食物,呈现在四季的餐桌之上。

34、有一千双手,就有一千种味道,中国烹饪,无比神秘,难以复制,从深山到闹市,厨艺的传授,仍然遵循口耳相传,心领神会的传统方式。

35、中国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春种,秋收,夏耘,冬藏,四季轮回中,隐藏着一套严密的历法,历经千年而不衰。

36、独居的老人也要犒劳一下自己,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白无奇。辛苦的劳作,给全身心带来的那种幸福,从来也是如此。

37、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38、半生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

39、如同传授母语,母亲把味觉深植在孩子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的再远,熟悉的味道也会提醒孩子,家的方向。

40、从手到口,从口到心,中国人延续着对世界和人生特有的感知方式,只要点起炉火,端起碗筷,每个平凡的人,都在某个瞬间,参与创造了舌尖上的非凡史诗。

41、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42、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43、相比农耕时代,今天的人们与自然日渐疏远,然后,沿袭祖先的生活智慧,并以此安排自己的饮食,已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基因。这是关于时间的故事,是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秘密。

舌尖上的美味佳肴诗句3

形容东西好吃的句子

1、夜长未必梦多,但想吃的一定很多。

2、生活和生存之间只差一个精致,每个认真热爱生活的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3、这盘菜五色俱全,让我忍不住口水直流。再看看其它菜,让我眼花缭乱。

4、长得好看又喜欢吃的才是吃货,长得不咋的还喜欢吃的只能叫饭桶,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5、这家的烤鱼真不错,颜色金黄,香味四溢,外酥内嫩,皮翠,肉多汁,色香味具全。

6、脆嫩酥香,麻辣味鲜。

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8、看着一个个胖乎乎的`紫薯在烤箱里转呀转,香气从炉子边溢出来,太阳刚巧穿透云层,照在一串串圆溜溜的糖葫芦上,这样的日子真是令人心生喜悦。

9、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10、我之所以胖,因为身边都是吃货。

11、耳听为虚,眼见为食。

12、我从没想到,我会和死亡如此接近。现在想想还是很后怕,再晚几秒,我就饿死了。

13、一个人的火锅,一座城市的烟花,一首想你的歌。

14、我没胖,是我在你心里的份量变重了。

15、牛肉,一个征服舌尖的神秘力量。

16、再简单的食物都有自己的灵魂,人生有很多味道无法复制。

17、在最坏的时候懂得吃,舍得穿,不会乱。

18、人世间,酸甜苦辣,若长良川。

19、虽然我不能为你上九天揽月,但是可以下海底捞肥牛,虾饺,毛肚,藕片,生菜,大虾,虾滑,牛肉丸,黄喉。

20、只要我吃的够快,体重就追不上我。

21、肉长可以再减,但那些零食过期就不能再吃了。

22、人生只一碗面就足矣,生活因一碗面而美好。

23、深红牛肉酥软,汁浓味厚。

24、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25、饭不能吃得太饱,衣服不能穿得太暖,来自身体的不适,是对周围世界的本能感知。

26、脑子装不下的东西,就用肚子来装。

27、今晚月色真好,想吃麦辣鸡腿堡。无奈汉堡没吃饱,再来一顿小烧烤。

28、我眼疾手快,筷子专门往肉多的地方夹去。

29、一碗豆腐面,一抹乡愁绵。

30、想我的时候就请我吃东西,我马上就到哦。

31、在最好的时光里,遇见美食的精致。

32、家常菜的秘密,只有在外工作的你知道。

33、只要活着,就一定能遇见好吃的。

34、减肥打卡,第一天就失败了,败给了美食。

35、脂肪日常。

36、人生苦短,再吃洗碗。

37、幸福如甜品,但酸甜苦辣的人生才是正餐。

38、哇塞,鱼片好烂啊,又滑又嫩,又酸又脆,尝着这么合口味的菜,我的筷子都舍不得丢下。

39、我要睡觉了,昨晚梦到还有半桶泡面,没吃完。

40、夜不能食,食不能寐。

41、火锅、烧烤、啤酒,不是很贵,但很对胃。

42、大多数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组合碰撞产生的裂变性奇观。

43、天要下雨,菜要下饭。

44、嗯,简单的菜,不简单的爱。

45、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46、干饭人日记。

47、不给自己变瘦的机会。

48、人间的面,吃一碗少一碗。

49、晒美食,是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50、本来想去健身房,风太大,把我刮到火锅店啦。

51、人生苦短,还好有甜。

1.跟美食有关的诗句

关于美食的诗句:

1、充肠皆美食 唐 白居易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2、与君美食复甘眠 唐 白居易 《偶吟》

3、药物扶持美食眠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4、或对饮美食 宋 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5、踩坏美食 宋 郭印 《病目》

6、美食身非稼 宋 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7、美食为我餐 宋 邵雍 《欢喜吟》

8、美食无使餍 宋 邵雍 《偶书》

9、美食不中饱人吃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鲜衣者 宋 喻良能 《菲饮泉和韵》

11、美食大官馔 明 刘仁本 《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2.关于美食的诗句

1.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唐代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释义: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

2.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代李白《客中行》

释义:兰陵的美酒,透着醇浓的郁金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犹如琥珀般晶莹。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唐代孟浩然《过故人庄》

释义: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手举酒杯闲谈庄稼情况。

4. 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明代丘浚《咏荔枝》

释义:世上的珍果没有比它更好的,它像雪一样的肌肤罩着一层红纱。

5.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宋代陆游《幽居初夏》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6.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唐代白居易《问刘十九》

释义: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7.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释义: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屿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繁。

8. 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释义:君返乡后,黄鸡白酒庆祝秋社。

9.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宋代李清照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释义: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10.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宋代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释义: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

3.描写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吟(白居易)

好官病免曾三度,散地归休已七年。

老自退闲非世弃,贫蒙强健是天怜。

韦荆南去留春服,王侍中来乞酒钱。

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美食复甘眠。

2.盐商妇(白居易)

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盐商妇,有幸嫁盐商。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好衣美食有来处,亦须惭愧桑弘羊。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

3.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白居易)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余。

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

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

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

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

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

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

4.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陆游)

药物扶持美食眠,镜湖仍遇素秋天。

一年强起归犹健,百口相看喜欲颠。

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

道山顶上虽清绝,万顷烟波始是仙。

4.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一、唐代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翻译: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上白酒,孩子们嬉笑吵闹牵扯我的布衣。

二、唐代张籍《成都曲》: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翻译:江西面烟波浩瀚水碧绿,雨后山坡上荔枝已经成熟。

三、宋代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

翻译:两岸的荔枝,娇红欲滴;蒙蒙的细雨,笼罩万家。

四、清代符曾《上元竹枝词》: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翻译:听说马思远家的滴粉汤圆做得好,趁着试灯的光亮在风里卖元宵。

五、宋代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翻译: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

5.形容美食的古诗句

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1、充肠皆美食 唐 白居易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2、与君美食复甘眠 唐 白居易 《偶吟》

3、药物扶持美食眠 宋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4、或对饮美食 宋 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5、踩坏美食 宋 郭印 《病目》

6、美食身非稼 宋 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7、美食为我餐 宋 邵雍 《欢喜吟》

8、美食无使餍 宋 邵雍 《偶书》

9、美食不中饱人吃 宋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鲜衣者 宋 喻良能 《菲饮泉和韵》

11、美食大官馔 明 刘仁本 《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12、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14、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15、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16、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17、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18、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19、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6.描写“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 《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2. 《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初秋暑退出守吴兴书此篇以自见志》

唐代:杜牧

捧诏汀洲去,全家羽翼飞。喜抛新锦帐,荣借旧朱衣。

且免材为累,何妨拙有机。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清尚宁无素,光阴亦未晞。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

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平生江海志,佩得左鱼归。

3. 《西江月(茶)》

宋代:黄庭坚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4.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唐代:李白

鲁酒若琥珀,汶鱼紫锦鳞。

山东豪吏有俊气,手携此物赠远人。

意气相倾两相顾,斗酒双鱼表情素。

双鳃呀呷鳍鬣张,拨剌银盘欲飞去。

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

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5.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宋代:贺铸

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

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7.关于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食荔枝》 宋代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上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游山西村》 宋代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译文: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鸡肉鱼肉丰盛美味。

3,《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唐代 杜甫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译文:把活鲜的鲫鱼切成银丝煲脍,用碧水涧傍的香芹熬成香羹。这分明是在越中吃晚饭啊,哪里是在陕西的柁楼底下用餐呢?

4,《江上渔者》宋代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的味道鲜美。看看那些可怜的打鱼人吧,正驾着小船在大风大浪里上下颠簸,飘摇不定

5,《寄胡饼与杨万州》唐代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译文:这里的胡麻饼的模样学着京城的样子制作的,新出炉的面饼酥脆,香气四溢。

8.形容“美食”的诗句有哪些

1,《气出唱》

年代: 魏晋 作者: 曹操

华阴山,自以为大。

高百丈,浮云为之盖。

仙人欲来,出随风,列之雨。

吹我洞箫,鼓瑟琴,何訚訚!

酒与歌戏,今日相乐诚为乐。

玉女起,起舞移数时。

鼓吹一何嘈嘈。

从西北来时,仙道多驾烟,

乘云驾龙,郁何务务。

遨游八极,乃到昆仑之山,

西王母侧,神仙金止玉亭。

来者为谁?赤松王乔,乃德旋之门。

乐共饮食到黄昏。

多驾合坐,万岁长,宜子孙。

2,《病起杂言》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国不可以无菑眚,身不可以无疢疾。

无菑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

昆夷玁狁无害於周之王,辟士富国无救于隋之亡。

壮夫一卧多不起,速死未必皆羸尪。

古来恶疾弃空谷,往往更得度世方。

我年九十理不长,况复三日病在床,天公念之亦已至,儆戒不使须臾忘。

起居饮食每自省,常若严师畏友在我傍。

跻民仁寿则非职,且为老惫针膏肓。

3,《水调歌头·夜永厌银烛》

年代: 宋 作者: 李曾伯

夜永厌银烛,移步下堂坳。秋风昨梦少年,高兴鹄成袍。世上痴儿睡去,历历江山细数,孤鹘啸危巢。地静未容去,门掩不妨敲。

转巍阑,低画桷,落寒梢。南楼老子争似,短笛一椽茅。无色界间长啸,不夜城中高卧,随意弄时嘲。洗斝要更酌,为我问佳肴。

4,《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非老亦非少,年过三纪馀。

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

才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

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况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

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

夜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

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

持此将过日,自然多晏如。

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

5,《偶吟》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好官病免曾三度,散地归休已七年。

老自退闲非世弃,贫蒙强健是天怜。

韦荆南去留春服,王侍中来乞酒钱。

便得一年生计足,与君美食复甘眠。

9.跟美食有关的诗句

关于美食的诗句:

1、充肠皆美食

白居易

《松斋自题

时为翰林学士。》

2、与君美食复甘眠

白居易

《偶吟》

3、药物扶持美食眠

陆游

《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4、或对饮美食

孔平仲

《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5、踩坏美食

郭印

《病目》

6、美食身非稼

李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7、美食为我餐

邵雍

《欢喜吟》

8、美食无使餍

邵雍

《偶书》

9、美食不中饱人吃

释师观

《偈颂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鲜衣者

喻良能

《菲饮泉和韵》

11、美食大官馔

刘仁本

《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中国八大剧种是什么?

一、中国传统的八大剧种是: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昆曲和粤剧。

二、简介:

1、京剧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又称“京戏”、“国剧”、“皮黄”,为中国戏曲剧种之首。如果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演变成为京剧。

2、评剧

评剧是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曾经被称为第二大剧种,鼎盛时期除个别省份外几 乎都有评剧院团(京津冀东三省河南广西新疆青海内蒙云南贵州重庆武汉江西山西山东陕西安徽等)。评剧是中国戏曲剧种,俗称蹦蹦戏、平腔梆子,落子戏,唐山落子,奉天落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

3、豫剧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豫剧在安徽北部地区称梆剧,山东、江苏的部分地区仍称梆子戏。 其流行区域主要在黄河、淮河流域。目前除河南省外,湖北、安徽、山东、江苏、河北、北京、山西、陕西、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台湾等省区市都有专业豫剧团的分布,有“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之称。

4、越剧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又称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又被称为是“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陕西、湖北等地,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

5、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中国的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台湾等省以及香港地区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黄梅戏原名“黄梅调”,是十八世纪后期在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

6、秦腔

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

7、昆曲

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昆山腔,流行于江苏昆山一带。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吸取海盐腔、戈阳腔的长处,对昆腔加以改革,创造闻名的“水磨腔”,使昆曲音乐获得很大的发展。昆曲有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声腔系统,曲调清新婉转,表演优美动人。昆剧的音乐曲牌、表演舞蹈对其他剧种影响很大。

8、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广东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地区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每一个行当都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打扮。

三、来源:>

关于“古人写美食的优美诗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翰林诗词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nmgx.cn/zhishi/8073.html

主栏目导航

新增导航栏目

热门知识

热门诗文

热门名句

朝代诗人

热门成语